钢铁行业的2014年第一季度终于“熬”过去,交出的成绩单却是不敢恭维。
据中钢协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国内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亏损2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具体到行业内部,据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盈利前十的钢企产量为13976万吨,仅占重点统计企业的22%,但盈利总额为223.82亿元,占重点统计企业的97.7%。此外,亏损排前十位的企业亏损额占比达到整体亏损额的96.7%。
不过也有数据显示,3月份国内钢铁行业PMI环比回升了4.3个百分点,这是连续三个月下降之后的首次回升,不过仍然连续7个月处在50%的荣枯线以下,钢铁行业整体形势依然低迷。这是不是预示着钢铁行业的回暖已经开始悄悄到来?
正能量有限隐患仍然存在
对于钢铁行业的PMI环比微升,一业内分析师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3月份制造业PMI指数均回升至荣枯线上方,同时钢材库存下降势头加速,其中有人民币大幅贬值对于钢材出口有较大贡献的因素,而且建筑钢材、热轧卷板、中厚板价格震荡小涨,上游钢坯价格也小幅拉升,这使得期市的表现相对强于股市。资源消化速度进一步加快,鉴于部分地区部分钢材品种规格断档现象出现,整体将支撑钢价坚挺偏强。
分析师同时表示,“近期市场热议的京津冀一体化也对现下钢材市场得到一定的提振,其中北方地区资源下降幅度逐渐加快。”
而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二季度的需求可能会比一季度稍微好一些,而且二季度的原料价格要比一季度的低,但是这对钢铁行业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善,打个比方就是可能一季度亏损几亿元,二季度能不亏损就不错了,也就是说想达到憧憬的盈利状态基本无望。整个钢铁行业其实还是在处于一个探底的形势。目前可以肯定的是,钢铁行业目前存在的困难和矛盾依然没有改变,所谓好转也仅仅是因为季节性的因素和市场的波动带来的。”
而正能量背后存在的隐患,对此分析师表示,“正能量有限,而且也存在负能量。比如成本作用比较滞后,前期矿价连跌,造成当前钢材成本支撑是趋弱的。目前钢市一路下行的调整阶段正在被打破,在积蓄能量实现反转,但是实际成交状况并没有表现强劲。真正的终端需求启动可能随着天气转暖刚刚拉开帷幕,并没有放量,所以市场价格续涨动力仍然不足。”
这股正能量的持续力能有多久,分析师表示,“首先要看钢厂产能释放情况,其次要看真实需求放量程度。钢铁行业这些年,已经是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的状态,频繁波动幅度收窄已经是钢市常态,现在怕的就是需求还没放量,钢厂生产开始放量了,库存压力重来对于4月份来说,钢价前期调整了这么久,就算是技术性反弹,也只是会持续一段时间,涨幅可能会受控。”
重组非“灵丹”多管齐下是正解
而在钢铁行业在第二季度回升存在隐患的前景,业内人士呼吁应深度重组钢铁业。
对此,分析师表示,“兼并重组能够使得钢铁行业里的产能过剩和钢企之间的激烈竞争的情况有所改变,但能否起决定性的作用仅仅依靠兼并重组还是值得商榷,毕竟还需要市场环境的调控和政策的支持等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能真正看到转机。”
而深度重组所遇到的困难,分析师表示,“比如说钢企利益的平衡问题就一直悬而未决。而且国内的兼并重组并没有实质性的展开,现在大多是通过的政府来进行一块地区的兼并重组,但若要真正达到兼并重组所想要的效益,同时也使行业内过度竞争问题能够得以缓解,也就达到1+1>2的效果,目前还是没有看到。”
分析师在谈及对兼并重组的态度时表示,“钢厂的生存环境都很糟糕,无论被兼并还是去兼并别人,动力都是不足的。钢铁现在不又说要复产,都已经快被清盘的境地了,也没有哪个国企去兼并或者低价收购。现在最尴尬的是,糟糕的钢厂,没人要;而稍微经营好一点的钢企,他们也没有扩大规模的冲动,也没有闲余资金考虑收购。”
而在谈到国外的成功案例对国内钢铁行业有何借鉴性时,分析师表示,中国有其特殊性,“像世界第一大钢厂阿赛洛米塔尔,就是靠低价收购世界各地的快要倒闭的钢厂。但是这种低价收购战略,现在窘迫的钢市环境,在我国沿用这种战略,恐怕是不成功的。”
为什么很难成功呢?分析师表示,“首先,较弱的钢厂,环保可能都没有达标,其次,就算收购了成功,但是还要响应政府,去环保升级。一些大企业,自己的环保还要被政府监督。比如现在江苏省正清查产能过剩行业建设项目,清查的范围包括2005年以前建成,2005年以来开工建设至2013年5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坚决遏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的通知》印发前后,所以,钢企现在能把自己现有的规模,做好做强,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