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希望的是能够让中国的要素资源均匀地分布在产业链的前中后端各个位置上。中国不可能不制造,只是目前这种低端制造持续下去的结局是很可怕的金融危机将改变世界经济格局与走势,给我国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初见端倪,但它是否也会给我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并购公会经过多次讨论和分析认为,制造业在较长时期内仍将是中国的立国之本,而快速提升我国主要制造行业实力的最有效方法,是与欧美国家的行业领先企业进行股权层面的深度合作。欧美公司参股中国企业比比皆是,而中国企业参股欧美大公司却屈指可数,如今这种局面可能改变。 对外参股是"走出去"的高级阶段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已经融入世界,进出口占GDP比重高达67%。但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位置却堪忧。业界有一个描述产业配置模型的微笑曲线,它的前端是核心技术及核心零部件的生产,中端就是零部件的加工、组装、装配,后端是销售和品牌。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中国企业集中在中端,前端的技术与后端的品牌和销售通道基本掌握在美、欧企业手里。中国企业的利益被前后两端往下压,挤在了低价值的中端。20年前的微笑曲线,两端与中间的价值产出差别还在可忍受的幅度内,可能差一两倍,现在就到了5倍至7倍! 中国以无数的打工仔、打工妹的青春和汗水,以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能源和原材料,以过度透支的环境为代价,生产了全世界大约30%的商品,但是我们只获得了全球同类商品价值五分之一的收益,我们实物产出的份额与获得价值的份额严重地分离。现在的微笑曲线已经深深地凹下来了,不是微笑,而是苦笑了。 制造就在微笑,中国能一直笑下去,就是幸事。中国制造是宿命,是国家命运所在。50年后中国还要制造。我们设想一下,以中国这么大量的劳动人口和产业水平,怎么可能全都从事品牌、从事研发?我们所希望的是能够让中国的要素资源均匀地分布在产业链的前中后端各个位置上。中国不可能不制造,只是目前这种低端制造持续下去的结局是很可怕的。 必须看到,中国的煤、油、水等资源,按目前的消耗程度和技术水平,大约还能坚持30到50年。中国的人口红利差不多快用完了,10年之后低劳动成本优势不复存在。中国的环境约束也将成为不可逾越的瓶颈,有环保组织测算,以水气污染为代价的环保代价已经占到我们GDP的5.8%左右。再过30年,即使中国想从事低端制造,也将没有优势了。那时,想在微笑曲线中呆在低端都呆不住,苦笑都不行,恐怕就只能哭了!拉美化的噩梦可能在中国重演。 为了摆脱困境,多年来我们曾经做过很多尝试。开始时是用合资建厂来实现技术转移、引进品牌,结果是外方一旦合资实现盈利就要独资。而市场换技术也成了一厢情愿的泡影,结局是换来了落后的技术,反而丢了自己的市场。 产品贸易、原料贸易、要素贸易、投资品贸易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递进阶段,中国目前在前两个阶段,应迅速向更高级的要素贸易和投资品贸易过渡。参股欧美企业,就是在要素和投资品领域与发达国家相互融合。前一阶段,欧美一些大公司不屑与我们合作。20年前提出中国参股境外实体企业、高端企业,我们也没有条件,今天这个条件已经逐渐具备了。首先,中国经过了3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财富。现在中国是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之一,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其次,中国的一部分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运营管理能力、对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解等,也具备了"走出去"的条件。第三,就是以数百万留学生为代表的中国人,成就了"走出去"的人力资源条件,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最大的支持。第四,中国的国际形象大大改观,特别是奥运会使得外国人对中国刮目相看。 目前的经济危机则使欧美企业有了迫切的融资需求,而要素贸易最灵活的表达方式就是并购,最便捷、最灵活,也为大家都可接受。因此,现在可以说是出现了一个百年一遇的良机。我们应该抓紧时机大胆地"走出去"!参股欧美优秀的实体企业,当它的股东,当高技术公司的股东,当500强的股东,当那些品牌通道公司的股东。 应该说,中国现在许多行业都有一批具备"走出去"条件的公司,有并购的需求。这种并购开始并不是去简单地收购人家,全盘接管,而是先参股,先成为人家的有投票权的、善意的、建设的股东,然后逐渐地再去深入地影响它们。这里所说的参股欧美实体企业,是一种以融合、结合、学习、提升为主要目的的投资行为,并非人们现在谈论的"抄底"。抄底是一个财务投资或者投机的概念,低买是为了高卖。我们讲的参股欧美实体企业,是相当长时间的持有,是把我国的要素资源配置到更能获得长久的、战略性利益的国家和产业中,是为了与欧美最优秀的企业进行深度的产业层面的结合,以提升中国企业的产业水平,让中国的资源分布在整个产业链的各个部分。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
门窗幕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
门窗幕墙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
门窗幕墙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