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绿色节能还有距离
超高建筑在功能上满足了人们居住的需求,但是在环保意识提升的今天,人们对建筑的功能赋予了更多的意义——节能、环保、绿色、生态。但是,超高层建筑想要满足这些条件,似乎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范宏武认为,以现阶段的节能环保标准来评判的话,传统的超高层建筑都不能满足要求,因为调研结果显示,传统的超高层建筑都对城市风、光、热、声等微环境造成光污染等负面影响。为维持正常运营,其单位面积能耗是目前我国大型公共建筑(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米)的2~3倍,是一般公共建筑的4~10倍,这说明超高层建筑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消耗大、环境影响大、能源消耗大的问题。因此,如果要发展超高层建筑,就必须对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超高层建筑被业界称为“垂直城市”,其功能多样、体量大、系统复杂、环境影响明显,给建筑设计和运营管理带来极大挑战。超高层建筑为了减轻自重,几乎全部采用了玻璃幕墙系统。“而玻璃幕墙系统的应用不仅对室外光环境带来影响,也对室内热舒适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超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系统的节能环保设计是难点之一。”范宏武说,“而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室外温度、风速和太阳辐射都会对建筑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按照我国目前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热工分区方式,一栋超高层建筑可能会涵盖2到3个热工分区,因此超高层建筑的系统设备如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等设计边界的确定就成为难点,另外现有系统设备的承压能力也给超高层建筑设备系统的设计提出挑战。”
不仅是楼体本身很难达到要求,它对于再生能源的利用,也缺少相应的研究成果和设计依据。“即便是在超高层建筑顶部考虑安装高空风力发电系统,也要对如何保证风力发电机的安全运行进行研究,将风力发电机对整个建筑的安全影响降到最低。”范宏武说。
为了主动引导超高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建设部组织力量颁布实施了《绿色超高层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希望能够为超高层建筑的设计、施工与运行提供依据。但是,范宏武认为,仅仅依靠《细则》并不能完全解决超高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还需要进一步针对超高层建筑加强研究力量,争取尽快达成共识,完善建筑规划、建筑设计、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智能管理系统等一系列的相关标准规范,超高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真正落地。
虚荣心作祟还是发展需要?
自超高建筑诞生的第一天,人们关于超高建筑的争论就从未停止。破坏环境、占地面积大、光污染、舒适性等都成为超高建筑被人诟病的因素。有些专家也认为超高层建筑只是人类追逐政绩、利益的“手段”,因为许多超高层建筑的窗户基本上无法打开,至于住在其中是否舒适,则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随着超高建筑越来越多,世界上已有一些高楼因选址和运营不佳而出现大面积空置。美国哈佛大学建筑技术教授基尔·莫曾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说:“无论从城市规划还是生态学角度看,在郊外建设摩天大楼都是一个糟糕的想法。”然而选址市内,又遇到建设安全和运营安全等问题,因此除了“高度”问题,在哪里建设超级高楼,如何使高楼得到充分利用,已成为城市规划者和建筑师必须慎重考虑的重要问题。
随着建造与保障摩天大楼的技术手段越来越成熟,人类将缔造越来越多的世界建筑之最。然而超级高楼遇到的问题并没有减少,除了安全与环保,后勤保障、高效运输、节能、垃圾处理和经济等都需要考虑,设计师与开发商在多大程度上能解决这些问题,将决定未来超级高楼的命运。
钱稼茹则对超高层建筑作出了自己的评价:“建筑是财富、技术的象征。现如今,超高层建筑更是业主在公众面前炫耀其财富的实体。攀比心理诱导一些人为建筑高度第一而竞争。我国500米以上的建筑越来越多,其实,这么高的建筑以后的利用率有多高,有的可能还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