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幕墙网】据统计,中国现有玻璃幕墙两亿平方米,占全世界的85%,然而由于多头治理,玻璃幕墙的监管仅仅流于形式。每一块“真空玻璃”都成了高悬在空中的“炸弹”。
据悉,我国目前尚未出台幕墙玻璃老化超限使用的检测标准和监管规定,浙江地区与国标接轨的一些地方标准几乎空白,更谈不上幕墙玻璃使用过程监管的强制性标准。
针对集中出现的高楼玻璃幕墙爆裂、坠落事故。上海从7月29日起,对全市既有玻璃幕墙建筑开展专项检查整治工作。并出台建立玻璃幕墙建筑信息系统,将建筑、检测、维修等信息及时录入,同时,采取明确新建建筑玻璃幕墙要落实检测维修专项基金等措施坚决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多位研究公共设施管理问题的专家学者认为,缺乏明确管理制度,缺乏责任追究体制,缺乏相关产业标准,这是造成玻璃幕墙成为高空“隐形杀手”的关键原因。
缺乏明确管理制度。尽管有针对高层建筑的管理制度,却没有针对玻璃幕墙的管理细则,导致玻璃幕墙的管理游离于制度之外。
相关法律专家和建筑专家介绍,对玻璃幕墙的管理办法已经严重滞后,1997年建设部发布的《加强建筑幕墙工程管理的暂行规定》,虽然在第二十条规定至少每五年进行一次质量安全性检测,但没有将“保养和维修”列为强制性条款,也没有明确执行主体,因此在现实中缺乏执行力度。对于建筑部门和房屋管理部门而言,只能催促产权人进行安全检测,但是否愿意监测,只能由自愿选择。
缺乏责任追究体制。高层建筑一旦完成验收,建筑商和开发商的责任就宣告终结;由于没有管理细则,玻璃幕墙发生问题,则既无法追究建筑商和开发商的责任,也无法追究业主和物业公司的责任。
粤桂建筑行业协会装修分会副秘书长黎斌建议,当务之急应尽快出台相关法规。法规中应限定城市使用玻璃幕墙的区域,如住宅、医院、学校等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的人口密集处应该禁止采用玻璃幕墙。另外,还应通过法律明确,建筑幕墙工程交付使用后,产权人必须委托专业机构每5年进行一次检查。有关部门应尽快对现有玻璃幕墙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并贴上防爆膜,防止脱落伤人。
缺乏强制性淘汰更新标准。玻璃幕墙老化的评价标准如何,淘汰资金来源如何,都是悬而未决的问题,不能“一揽子”解决这些问题,就意味着铲除“空中杀手”只是一句空话。广西律师协会律师吉昆峰说:“随着国家绿色节能产业标准的出台和应用,玻璃幕墙的监管真空需要从制度上和细节上尽快完善,才能避免发生更大程度地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