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木门窗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古代的实木门窗,有窗棂格,表面糊纸糊布的隔扇类门窗最多,也有穿带门、镶板门等,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在现在生活中还
有应用。
2.第二阶段是近代、现代使用的,保持原有中式木门窗结构和文化风格,在门窗上直接镶玻璃实木门窗,如在支摘窗、隔扇类门窗上镶玻璃的木门窗。
3.第三个阶段也是近代现代实用的实木门窗,这类门窗一般无传统的中式窗棂格,不刻意突出传统中国门窗文化,平口平开为主,窗全部镶璃,多为夹板门、镶板门,部分产品已是“塞口”安装的工业化生产的产品,但还是允许在施工现场进行修配的“白茬”产品
4.第四个阶段是2000年以后逐步成为木门窗主流的现代木门窗,如我国有公司上世纪90年代末从欧洲引进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有计算机控制的木材机械加工成套设备,形成巨大的木门生产能力。这点门窗有一下几个特点,首先他出厂时就是一个完整的门窗产品,有饰面漆等,在安装过程中不需要也不允许再加工。它有完善的气密、保温、防水等结构,如室内木门是T型结构,木窗可安装平开下旋五金件,有玻璃胶条等,与其他材质的现代门窗相比,在结构上十分相似。第三,木材经过了更好的工业化处理实,木门窗所用的木材多为集成材指接材,木质复合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国的传统门窗四木门窗,我国有5000余年的文明史,很早就已经建立起门窗的概念。在出土文物中,3000多年前的冥器,已有完整的门窗形象,中式建筑大多是木架构建筑门窗也是木门窗。现存的最早的木门窗实物是在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唐代建筑,至今已有1000多年,窗饰直棂木窗,门是木质穿带板门。现存的中式木门窗,大多是宫殿建筑、庙宇建筑用木门窗,有明显的等级划色彩。在现存的民居建筑中,木门窗,虽有更丰富的文化内容,但由于保护条件差,保存下来的精品木门窗数量较少,年代也较短。中国古代普通民宅用的门,不仅是木门,而且柴门。因为蓬门荜户是用草、树做成的简陋门户,所以贵客临门,才蓬荜生辉,毫无疑问这样的门窗难以长期保存。
最早的时候,门窗是不用玻璃的。英文单词window,是从风和眼两个词组合演变而来的,原始含义就是“风眼”。窗户原来就是在墙上开个洞眼,随便找些东西遮一下。在中国,古建门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墙的作用,我国有在墙洞口内安装的木门窗,但大多数建筑使用的都是槛框结构的木门窗,占据整面墙的位置,如东可活动的墙。蓬门、闭户当然也是随便找些东西遮一下,但中国的木门窗几千年来主要是糊纸糊绢。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一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就是有花纹的丝织品,可见,门上糊的是丝织品。歇后语“白纸糊窗,各个诸葛亮”说的更直白,窗上糊的是纸。相对于整个门窗历史,门窗使用玻璃的时间很短,中国的普遍使用有玻璃的木门窗的时间则更短。我用现在的气密、水密、保温、采光标准来衡量我国的传统木门窗,无疑在许多方面它都不符合现在的要求,然而我国的传统木门窗创造出独特的门窗制作技艺,至今人们还在使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门窗已变成为文化载体,并创造出灿烂门窗文化,至今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木门窗制作在我国古代属于“小木做”,外檐装修,木门窗是在现场配置的建筑构件,门窗是施工的产物,门窗在安装前最多是半成品材料。我国木门窗的制作方法在近代、现代建筑中仍有体现,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生产的大多数木门窗并不是完整的木门窗产品,门窗的框扇都留有刨、锯的余量。所有的门窗都是没有涂漆的产品,要在安装完成后再涂饰。在建筑施工工地都有木工班,专门负责门窗的制作安装,外购的门窗产品哪怕是钢门窗,运到工地后也要由木工来安装。
木材是天然材料,因生长需要时间,所以树木的生长速度与森林面积的大小就决定了人们的使用量,明朝时人们还可以找到老祖宗留下的巨大木材。天安门的明间跨度长达8.5米以上,明朝长陵的大殿有直径达1.17米,高达14.3米的整根金丝楠木。这样的木材恐怕要生长一两千年。到了清朝由于缺乏巨大的木材,许多工程不得不用小块木料拼接成柱子和梁,外加铁箍拼合成材,由于缺乏楠木,清朝营建的许多工程使用了大量黄松。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进入稳定发展时期,人口的增长,人们改善生活需求,经济建设,都需要大量的木材,木材供应更加紧张,木材的需求量远远大于我国木材的生长量,在上世纪六十年代70年代我国不得不推出了以钢代木的政策,木门窗的使用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在严格限制木门窗使用的年代,对木窗的限制最为严格,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很难看到在一般建筑工程中使用木窗,由于没有找到较好的替代产品,在大多数建筑工程中,户门和室内门还是使用了木门,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时期我国使用的大多是户门和室内门都是夹板门。这对门的面板是中密度板、三合板,门扇框架所用的木材从树种到材质都得到了放松,夹板门与传统的镶板门相比也节约了大量木材。
2000年以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人们环保理念的更新,木材加工技术的提高,近十年来我国木门窗行业的发展非常快,木窗木门又重新在建筑市场浮现,特别是木门现在已成为一个很大的产业。
木材是天然材料,有树枝就有节子,树木的生长有早有晚。在生长过程中总会受到气候的影响,总会受到一定的伤害,所以木材总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宋朝出版的《营造法式》指出“凡木可分为正木与脚木。……脚木有八病,即空、疤、破、烂、尖、短、弯、曲”。使用传统的木门窗加工技术,避让缺陷的木材的使用率很低,现代木材加工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提高木材使用率的方法。
集成材技术是提高木材使用率的好方法。在加工木材时,剔除木材缺陷后我们可以用直接的方式把木材加长,我们可以用胶片交合的方法把木材加宽加厚,实现小材大用,劣材优用。
密度板刨花板的制造技术,对于发展木门厂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树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枝桠材,木材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都过去都是薪材,除了烧火炖蘑菇没什么用。使用这些材料制造人造板可大大提高木材的使用率,过去我国用这些材料知道了一些人造板(刨花板密度板),但质量很差,人们都不喜欢使用,伴随我国加工人造板技术的提高,刨花板、密度板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有了很大的改善。
发展人造板技术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人造板制造技术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树木生长需要时间,这个时间很长,种树的人可能一生都看不到树木成材。面对强大的市场需求,种树的人长期得不到回报,很难长期坚持。发展人造板制造技术,让种树过程中产生的无用木材变钱财,可吸引更多的人去种树。
限制使用木材是下策,发展木制品制造技术、合理的使用木材,提高木材的利用率,让植树造林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绿化祖国保护环境才可持续,
目前我国木门窗行业的发展形势很好,全国木门的年产值超过600亿元,年产量超过8000万樘。当前,被动式建筑在国内形成一片热潮,具有非常好的保温和气密性能的木框门窗迎来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