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撬动万亿级市场的“一带一路”战略在玻璃行业面前似乎难以指望其效果明显。
“行业不是很景气,(关于‘走出去’的话题)暂时等一等。”5月7日,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佰恒婉拒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就玻璃行业如何应对“一带一路”大战略提出的采访。
一位跑口玻璃行业的媒体人与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交流时表示,现在产能过剩的基础建材行业钢铁、水泥企业动作比较多,玻璃行业相对较少。
早年成功出走美国市场的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曹德旺提醒业内企业,“走出去”第一个要树立风险意识,要知道走出去的风险在哪里,没有弄清风险,千万别动。金晶格林在运筹帷幄的“出海”路线当中,考虑最多的也是海外风险,政局稳定不稳定,劳务稳定不稳定等。
热情不高
“目前,国内玻璃行业比较悲观,产能过剩严重,特别是附加值不高的浮法玻璃。很多玻璃厂不景气,甚至处于亏损状态,估计今年还要死掉一批。”5月8日,刚从浙江杭州参加完2015中国玻璃行业年会暨技术研讨会的一位玻璃企业负责人如是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据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玻璃行业装备发展中心主任郭涛介绍,截至2014年12月底,全国共有浮法玻璃生产企业89家,共计投产312条浮法玻璃生产线,浮法玻璃总产能为11.28亿重箱/年。其中,在产生产线246条,产能为9.41亿重箱/年;停产冷修生产线66条,产能为1.87亿重箱/年。
来自今年1月份的玻璃行业相关数据更是不容乐观。1月全国共有6条生产线停产冷修,同期仅有一条冷修生产线复产,实际产能利用率降低。1月末,全国浮法玻璃产能利用率为74.31%,同比降低8.87个百分点,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依据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对全国重点监测浮法玻璃企业月报数据综合统计,2015年一季度全国平板玻璃累计产量1.94亿重箱,产量、销量和价格均同比下降,而库存反而持续增加。“对于玻璃行业的运行情况,用一个字来概括是‘难’,再加一个字还是‘难’,加在一块儿是‘难上加难’。”上述玻璃企业负责人感慨地说。
一方面,我国玻璃行业总产量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实际产量也相对过高;另一方面,市场对其需求量却在逐渐下降,企业效益不佳。在此背景下,业内人士支招,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来消化过剩产能。
张佰恒曾在去年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年度会议上也指出,在发展目标与战略定位上,要以本土化发展为主转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重,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树立“走出去”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和市场,实现真正的国际化经营。
然而,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国内玻璃企业率先“走出去”的并不多。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中国玻璃控股有限公司已落实在尼日利亚和埃及投资建厂。其中,在尼日利亚建成的生产基地为该国首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年内生产能力将达到15万吨;在埃及将主要生产彩色及镀膜玻璃产品,预计年产量将为18万吨。
去年,信义玻璃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斥资7700多万港元收购位于马六甲的土地兴建玻璃生产厂,预计总投资达15.6亿港元,希望通过在马来西亚投资,打入东盟市场。
来自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玻股份”)控股子公司——北京北玻安全玻璃有限公司除承接苹果公司订单外,也为阿布扎比机场(ADIA)工程提供合同总额约为9000万元的建筑特种结构玻璃和节能玻璃。
而另一家中国玻璃企业巨头,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玻集团”,)目前在“一带一路”上的动静却并不大。近日发布的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具有国际化背景的北方工业(是南玻集团创始股东,国际工程承包为其主要业务之一),有信心将南玻集团引入到“一带一路”战略中,为南玻集团的发展壮大提供发展机遇。
“不难看出,真正‘走出去’的玻璃企业其实不多,热情也不高,因为玻璃厂投资都比较大,产品利润也很薄,去国外风险还很大,没有一定实力的企业是难以跨出这一步的。”一位浸淫行业多年的资深人士直言不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