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举办这次高级研修班的重要意义及其目的 1987年,我国建筑业学习推广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建立了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核心的新型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体制。项目经理这个新岗位随着建筑业改革应运而生,20年来在工程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自1991年政府主管部门实行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培训和资质认证制度试点以来,已有近百万人参加了项目经理培训,60多万人取得了政府核准的项目经理资质证书。与此同时,原建设部又委托中国建筑业协会开始组织全国建筑企业优秀项目经理评选,至2008年共评选了十届。2007年,协会又对荣获鲁班奖工程的项目经理颁发了荣誉证书,截至目前,先后有3000多名项目经理荣获全国优秀项目经理称号。2000多名项目经理荣获鲁班奖工程项目经理荣誉称号。 无论是全国建筑业企业优秀项目经理评选活动,还是鲁班奖工程项目经理表彰活动,都充分说明了:"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者,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灵魂。"项目经理责任制这一基本制度已成为建筑业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因此,加强项目经理职业化建设,加强项目经理责任制的制度建设和加强项目经理部队伍的组织建设,是建筑企业的永恒主题,其重要意义在于:一是它适应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和建设工程项目经理职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二是通过这项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弘扬和传承鲁班精神,切实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广大项目经理坚持管理创新,狠抓质量提高、精益求精、科学组织施工,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地搞好工程建设;三是项目经理人才成长是一个丰富学识,积累经验和不断深造的过程。因此,要以终身学习的观念,重视项目经理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建立完善优秀项目经理人才教育的长效机制。 这次研修班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次重要活动。特别是目前我国进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高峰期,又面临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这样一个大的环境。未来几年,城乡建设任务将不断扩大,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民生工程也将大面积开工,这些巨大浩瀚的历史性工程,都将要由我们数十万建筑企业的项目经理乃至几千万建设者,包括农民工去具体组织实施。面对这样一个新的任务和挑战,如何确保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质量和4万亿投资效益的最大化,质量安全生产工作任重而道远,行业协会责任重大,而且也已成为我们从事项目管理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和光荣使命。 二、关于建筑业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机遇与挑战 发端于美国的信贷危机速度之快、影响范围之广、恐慌程度之深实属百年罕见,北美、欧洲、日本经济体已全面陷入衰退,新兴经济体增速也大幅度放缓,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也出现了难以估量的困难,其关键影响主要在于:国内依托于国际市场的产业企业扩展性基本建设项目暂时搁浅;境外工程因资金短缺而停建、缓建和压缩投资;汇率和利率的大幅震荡造成工程资金的汇兑缩水;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使得建设速度放缓;市场的揣测和恐慌心态影响了新上项目的决策;企业自身经营动力和信心不足等方面。面对这一形势,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性质、发展态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对于我们应对危机和挑战,以及塑造今后几年建筑业在世界经济新秩序的过程中占得先机将产生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三十年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为我们应对这场危机奠定了雄厚基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从1978年到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300670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以上。我国建筑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全行业总产值已从1980年的287亿元增加到了2008年的61144亿元,增长174倍。2008年建筑业增加值达到17071亿元,同比增长7.1%,占全国GDP的5.7%,实现利润1756亿元,同比增长12.5%,施工房屋建筑面积20.27亿平方米,投产新建铁路1719公里,公路9985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433公里),新增发电机组容量9051万千瓦,新增万吨级码头泊位吞吐能力约3.3亿吨。海外承包业务已发展到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有51家企业进入全球最大的225家国际承包商行列,完成合同金额从1979年的3000万美金增加到566亿美元,同比增长39.4%。更值得庆幸的是近些年来,我国建筑业取得重大科技成果达8500余项,在16个行业类中排名第五,专利授权数平均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建筑业为国民经济做出的巨大贡献也使得建筑业的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巩固和加强。遍布大江南北数以万计的重大工程项目不仅记载着祖国城乡建设面貌天翻地覆的变化和建筑业的辉煌业绩,而且也展现了3800万建设者和广大项目经理锐意改革,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时代风采,同时极大地凝聚了行业上下始终努力追求和实践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全面推进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智慧结晶。 (二)中央扩大内需和刺激消费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建筑业应对危机、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08年11月9日,国务院推出经济刺激计划,旨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计划到2010年底共计投资4万亿元人民币,用于保障安居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和机场建设,医疗卫生、文化教育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以及灾后重建等在内的十项措施。在今年三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国务院又提出了积极扩大内需,切实拉动经济增长的具体要求。针对建筑业的主要有三个方面: 1.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较快增长 2009年,中央政府投资总额9080亿元,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教育、卫生、文化等民生工程建设,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技术改造与科技创新,铁路、高速公路、农田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如何发挥投资效益,搞好这项工作,温总理多次强调,每一分钱都来自人民,必须对人民负责,所有工程建设都要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财富。 2.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政府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稳定房地产投资,推动房地产业平稳有序发展。加强落实和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策措施。计划用三年时间,解决750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240万户林区、垦区、煤矿等棚户区居民的住房问题。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430亿元用于补助低保住房困难家庭的实物廉租房建设。选择一些有条件地区进行试点,把部分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补充用于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积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到2011年全国平均每年新增经济适用住房将达到130万套。 3.加快推进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 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1300亿元灾后重建资金,加快灾区城乡居民住房恢复重建,保证受灾群众年底前住进新房。加快灾区学校恢复建设,确保年底前95%以上的学生能在永久性校舍中学习。继续推进交通、通信、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结合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加快灾区产业设施重建与发展。 综上不难看出金融危机给建筑业造成重大影响,同时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主要体现在:扩内需、促增长的重要政策极大地拓展了基本建设市场;层次分明、种类繁多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交通以及民用工程的建设为不同专业特性的建筑企业提供了用武之地;积极宽松的政策和货币政策缓解了企业的经营压力;建筑材料和燃油价格的回落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相对富余的人才市场为企业有针对性选择用人提供了平台;产业市场的低落为企业引进技术和产权交易创造了条件;政府各层面对拉动内需的关注促进了建筑业市场的规范运行;过热之后的市场平稳为企业加强内涵建设提供了应有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也为建筑业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完成各项任务,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
门窗幕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
门窗幕墙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
门窗幕墙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