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业银行依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将贷款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类为不良贷款。次级类贷款是指借款人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可疑类贷款是指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损失类贷款是指在采取了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图为上海陆家嘴)
2. 从历史数据看,我国不良贷款增长主要集中在三个时期。一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二是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过热时期。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从1990年的10%上升到1993年的20%左右,其中包括商业银行承担的不良企业债权的损失。三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主要是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2000年以后,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连续6年保持不良贷款下降的良好发展趋势,2006—2008则是不良贷款“双降”(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的巩固期。截至2011年9月,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9%,是不良贷款有规范统计数据以来最低点。(图为北京金融街)
3. 从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出现“双升”并持续至今。截至2015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7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67%。这轮新增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江浙是重灾区,并且在钢贸、光伏、造船等行业暴露得更为突出。诱发本轮不良贷款的外部宏观经济影响因素集中在以下几方面:欧美金融危机冲击出口行业;国内房地产价格去泡沫化,对涉房贷款超过70%的商业银行形成冲击;受过剩产能淘汰的拖累。(图为浙江温州)
4.宏观经济与不良贷款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宏观经济不景气,GDP增速下降导致社会投资机会减少、需求下降;大量企业经营陷入困境、财务状况恶化、融资能力下降引发信用风险,导致银行体系不良贷款率上升。另一方面,不良贷款率上升会降低银行提供贷款的意愿和能力,促使市场利率提高,进而出现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甚至亏损,社会经济活力整体降低,失业率增加,消费需求下降,最终还会导致GDP增速下降。(图为烂尾楼群)
5. 我国的银行业改革与发展伴随着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尤以四大行为典型。从1995年开始,工农中建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迅速攀升,按四级分类计算,1995年为21.4%,1996年为24%,1997年为28.4%,当时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在技术上已经破产。1998年,我国启动了对四大行以补充资本金和剥离不良资产为重要内容的改革举措。(图为工行)
6. 1999年设立了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四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主要任务和经营目标就是收购、管理、处置四大行剥离的不良资产和最大限度地保全资产、化解风险。到2000年底,四大行共向四家资管公司剥离不良资产1.3万亿元。此后,四大行又分别进行了第二次剥离,其中包括中行的1498亿元可疑类贷款,建行的1289亿元可疑类贷款,工行的4560亿元可疑类贷款、2460亿元损失类贷款,农行的8157亿元不良资产。(图为东方资产)
7. 财务重组方面,一是1998年11月,财政部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注入四大行以补充其资本金。二是从2003年开始,国有银行通过动用资本金、准备金及当年利润等财务资源核销自身不良贷款。三是国家通过动用外汇储备以及财政注资、发行次级债等方式增加国有银行准备金,其中2003年末专门成立了中央汇金公司,代表国务院对国有大行行使出资人权利并注资。(图为中行)
8.通过资产剥离和财务重组,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显著改善。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不良资产率从1999年末的27,6%降为2009年6月末的1.99%。不良资产余额从1999年末的上万亿元将至2009年6月末的3763亿元。为改制、上市和提升盈利能力创造了良好的内在条件。(图为建行)
9. 20世纪90年代,日本以股票和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引发了国内金融危机,日本银行业不良资产呈现不断恶化态势。日本政府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初期采取了隐瞒银行业不良资产的策略,导致不良资产处置错失良机。而巨额的银行不良资产不仅严重损害了日本银行业的发展,也是日本经济复苏和金融改革推进的重大障碍。中后期,日本政府和金融行业不得不采取多种方式来处置不良贷款,恢复金融与经济。(图为日本央行)请输入图片正文
10. 日本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政府牵头建立坏账处置政策框架,稳定银行业运行。设立金融监督厅和金融再生委员会,负责全面清理146家主要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由日本央行出资建立整理回收机构、由存款保险公司出资设立金融再生机构,向资本充足率低的问题银行注资。成立“过桥”银行,专业经营和管理问题银行的有效债权,坏账则托管给整理回收机构,并向民间金融机构转让股权或经营权。利用资本市场核销坏账。(图为日本大藏省)
11. 美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相当严重。1980—1994年,美国有1/6参与联邦存款保险的金融机构破产或需要政府救助,这些机构的总资产占全美银行业资产的20.5%。房地产价格猛降是这场危机的诱因。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出于稳定经济和金融秩序、防范危机蔓延的考虑,于1989年8月成立临时机构——重组信托公司(RTC),接管了大量破产的储蓄信贷机构,并存成储蓄信贷机构并购重组。与日本不同,美国政府在这一时期及时成功地化解储贷机构不良贷款,为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打下了良好基础。(图为华尔街)
12. 美国针对严重的银行危机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作为政府部门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和RTC及时推出处理不良资产的整体战略措施,一是公开拍卖和暗盘投标,将其接管的大批商业银行资产出售给民间企业;二是签资产管理合同,将不良资产委托给民间合格承包商进行处置;三是资产证券化;四是由RTC与民间投资者组成合资公司,共同处理破产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此外,还实行“好银行—坏银行”模式,即把不良贷款从一家问题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分割出来,由另一家特别成立的专门用来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资产管理公司(“坏银行”)来处理。(图为FDIC)
13. 1997年夏,从泰国开始的金融危机席卷了整个东南亚,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经济均受重创,尤其是金融系统,银行不良贷款猛增,许多金融机构陷入资金紧缺、无法经营的困境。韩国、马来西亚和泰国不良资产投资组合的规模占本国GDP的11%—13%,而印度尼西亚则占到本国GDP的30%。相比之下,美国处置的不良资产账面价值仅占本国GDP的8%。(图为泰国)
14. 由于东南亚各国不良资产的大量累积与政府直接介入经济运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危机后各国政府均积极介入不良资产处理,迅速成立资产管理公司,以政府为主导,采取了大体类似的国有化解决框架。主要方式有:以政府债券置换银行不良债权;为增加银行资本进行注资;利用呆账准备金制度注销损失资产;推进金融机构的整顿和合并;调整企业债务结构等。(图为印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