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房地产过热带来的长期挤出效应 由于土地的稀缺性,由于刚性需求的存在,也由于人们对中国经济和人民币资产的长期看好,中国房地产发展具有相当的动力。但是,如果房地产业过度金融化,其资产属性被放大,得不到有效抑制,那么很可能出现"富者越富,资产越多;贫者越贫,难以安居"的社会现实。而这种情况最终是危险的,因为在中国的"人口红利"出现拐点后,房地产的资产属性就会下降(因资产多而买者少),到那时,拥有大量房地产的富有者就会纷纷出现问题,并转化成银行的问题。 因此,防止房地产过热带来的长期挤出效应已成为当务之急,而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或许会有所裨益: 第一,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及时、准确地披露各种房地产信息。消除信息不对称、避免虚假信息的误导,有助于给当前呈现过热苗头的房地产市场"降温"。而且,及时、准确的信息披露也是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的一项基础制度。 第二,应严厉打击房地产交易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针对开发商雇人排队购房、虚假签约、捂盘等行为,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要敢于"出拳"。这些行为类似于证券市场中的操纵市场行为,对房地产市场危害极大,应该参考证券领域中对操纵市场者的打击方式严厉打击。 第三,通过金融、土地等政策抑制开发商的"囤地"冲动。政府供应土地,好比是供应原材料,开发商是餐馆,应该尽快给客户上菜。现在的情况是,开发商上菜的速度取决于其对饭菜价格的操控(其关注的是房地产的资产价值),而不是消费者的需求(房地产的使用价值),上不了菜,原材料照样囤在手上。只有土地供应充足,产品上市迅速,才能抑制"囤积居奇"的局面。 第四,地方政府要加快保障房的建设。一般来说,住房分商品房和保障房两大类。商品房由市场解决;而建设针对中低收入阶层的保障房则是地方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加快保障房建设,一方面可以缓解房价的上涨压力,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房地产业对上下游产业的拉动作用,一举两得。 第五,应考虑适时对第二套房或第三套房开征物业税。如果说一户买两套房还可能是出于工作、居住、就学的需要,那么买三套以上就大多是出于投资的考虑。因此,适时考虑对购买三套房以上(含三套)的个人或家庭出台物业税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
门窗幕墙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
门窗幕墙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
门窗幕墙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