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素有"套装门之都"的美称。据笔者了解,重庆门厂有近400家。重庆虽然走的是全国市场,但在高端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品牌却屈指可数,大多数企业还属于二、三线品牌,走的是中低端路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状?据业内人士分析,重庆门业发展缓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重庆门企品牌意识低;生产厂房不标准;设备陈旧,还处于半自动化生产阶段;受自然环境影响;企业与企业间相互砍价,形成恶性竞争;因国家在管理中小型企业中还未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政府部门在批准门企时,未对企业的规模,企业的实力,进行严格的把控,导致门业准入门槛低,造成市场混乱不堪,使市场无法实现良性发展。
笔者认为除了这些原因之外,重庆门企的发展还受以下因素影响。
之一:厂房用地受限
重庆有70%以上的门企分布在九龙坡区和沙坪坝区,且大多数都是知名品牌,如美心-家美、屋之巧、渝迪雅、尚鼎、兴源、尹氏、富安等。据渝迪雅销售经理姚华介绍,"单是沙坪坝地区,大大小小的门厂加起来就有200家左右。"而九龙坡区和沙坪坝区是重庆市政府"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家居制造行业在五年之内将全部撤离主城区。也就是说,在五年之内,政府不会批准新的厂房用地。这一政策限制了该地区门企生产规模的扩大。
之二:消费者购买需求下降
受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家居建材行业的购买需求下降。今年,受国家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各大门企的销售情况都不乐观。近期,笔者了解了重庆地区24家知名门企的销售情况。在这24家知名门企中,仅有30%的企业的销量保持增长,达到2011年预期销售目标;55%的企业的销售情况与2011年预期目标持平;15%的企业出现销售下滑现象。分析销量下滑的原因,大部分企业老板认为是受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下降。
之三:重庆门业的发展遭冷落
据豪迈门业总经理唐蓉介绍,由于重庆没有一个标准的木制品产业园,木门企业分布松散,靠近居民区,厂房不标准,为企业的环保处理及消防工作带来不便。造成企业与环保、安监部门玩起了"老鼠躲猫"的游戏。由于门业生产工作是高职业病工种,污染严重,企业纳税低,因此木制品行业成了政府的"弃婴"。一旦工商局批准进入企业调查,政府就不管了。随之而来的就是环保局、技监局、安监局的各项检查。企业一旦不达标,就会被停业整顿或承担巨额的罚款。门业本身就是一个附加值低的行业,单是环保处理设备就是一笔庞大的投入。这一庞大的开支,对于一个中小型企业来说,是难以承受的。如果有一个标准的木制品工业园,统一进行环保处理或由几家企业共同来分担环保费用,就可以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使企业获得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
之四:用工难,原材料成本上涨
曾有报道称,"今年以来,佛山的外省劳动力同比减少了2万人,一线工人月薪同比增加了20%。有的企业今年连续加薪三次,也难招人。用工难的现象也已经蔓延到了佛山的家居建材行业,尤其对于门业这个高职业病工种来说,用工问题更加突出。"虽然重庆门企的用工问题不如佛山严峻,但笔者在参观重庆门企时也发现了用工问题的端倪。近日,威腾木业总经理张青诚向笔者透露,今年以来,威腾的工人工资也已上调了多次。
除了用工难之外,原材料上涨也是让众多企业老板头痛的事情。据笔者了解,2011年初至7月份,大部分家居建材产品的价格都上涨了三次。行业人士预测,衣柜、定制家具板材、五金等产品价格很可能在今年年底面临第四次上调。因此,调整产业结构,进行产业升级,已经成为重庆门企解决燃眉之急的不二之选。
11月28日,工信部发布《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5个子规划,预计规划期建材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规划》明确指出了"十二五"期间建材行业的发展方向为淘汰落后产能、集中发展、节能减排与技术创新等。分析人士指出,在由数量向质量转变的过程中,一些落后的企业必然会被淘汰,而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据重庆市木门协会会长李新国透露,重庆门业将在未来五年内,打造2家上10亿的知名企业、5家上5亿的企业和10家上亿的企业。协会会长李新国在寄予厚望的同时,也强调,重庆门企应早作准备,调整产业结构,才能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因此,重庆门业要发展,要想在全国市场上分得一杯美羹,要走出一条"星光大道",产业升级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