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幕墙网】疫情的爆发使全民进入居家抗击病毒的“战疫”之中,建筑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是此次疫情防控的重要“战场”,健康建筑的构建和升级也成为热点问题。后疫情时代下,门窗幕墙行业如何助力健康建筑升级,面对重压行业应该如何进行创新升级向上突围,引发了业界广泛思考。
3月5日下午,中国房地产采购平台(优采)主办的“优采云论坛新技术‘战疫’健康建筑升级ing”线上论坛聚焦门窗幕墙行业,邀请中国房地产与门窗幕墙产业联盟秘书长黄圻、苏州市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总顾问/总工程师潘元元、中国房地产采购平台资深技术顾问杨帆、龙湖集团幕墙总监郑平、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何永富、苏州金螳螂幕墙有限公司总裁牟永来、浙江中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设计院院长梁曙光、广州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中心副总监/工会主席赵刚、广东新河铝业新兴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健九位知名房地产建筑行业精英,共同寻求门窗幕墙行业的“战疫”之路。
线上论坛中,苏州金螳螂幕墙有限公司总裁牟永来发表了题为《疫情促门窗行业创新》的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牟永来:主持人好,各位领导、专家、各位朋友好,今天分享一下我们企业在疫情期间对于如何应对和下一步的思考。
幕墙行业这两年情况都是非常困难,随着人口红利、资本红利的逐渐消耗,增长的动力已经不再强劲,我们企业已经进入了存量经济的时代,我们幕墙企业的逆境已经到来了。
多数企业原来只以为2020年是很困难,可是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大家措手不及,也使企业处于停摆或者半停摆的模式,企业现在开工了,实际上前段时间大家对开工和整个经营的不确定性都是非常迷茫的。信息化和交通的发达,还有大城市的集群效应,也使这场疫情的影响比我们2003年非典的影响会更深远,现在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企业对于疫情的认识和对经济影响的认识,也影响我们企业未来的发展。同时,我们应该也有信心,要认识到中国经济的下滑面和它所具有的韧性。作为实体企业,如何和这种不确定的经济环境共处,如何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构筑企业的内部核心竞争力,来应对未来的发展。我今天主要从这几个维度进行分享。
面对疫情,很多企业对这种不确定性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所以大家在想我们应该怎么做,在现在这种新开工模式下,如何去做。
金螳螂开了很多会议,也做了很多思考,实际上我们项目开工的延迟,工人返工的延迟,使我们所有项目都是停工状态,只有不到30%的项目是处于开工。这些现象是造成我们人工的成本、材料价格,包括物流成本,甚至我们作为一个生产型企业的库存成本,都会不同程度的提升。这种提升实际上对企业的经营是造成很大压力的,这样就考验我们整个企业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危机的响应速度什么样,还有企业整个内部的运作协同性什么样。还有一点,我们对于这种特殊情况有没有免疫力。另外,我们内部的组织、经济、管理架构的平衡发展的能力是什么样的,这是都考验我们企业的综合能力。
实际上整个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一个企业持续和灵活的适应性是我们现在企业应对不确定性所需要掌握的一个必须的能力。面对这样一个不确定性,我们需要企业用动态的思维去思考整个企业的管理。用我们企业内部的一些整合资源的共享,通过我们自己内部的微观努力,来冲抵整个宏观经济环境对我们企业和行业的影响。
金螳螂的原则是,首先公司要有信心,我们给员工信心。信心是整个防疫的长效疫苗,也是我们经济能够持续发展和企业长期经营的长效疫苗。
其次我们在抗击疫情的时候,更加要抗击整个组织的懈怠,因为我们很多人居家在线办公,居家办公的模式效能是什么样,会不会造成组织的懈怠,会不会把我们所有工作的效能会大幅下降,这是企业需要考虑的第二个原则。
第三个,企业的开工前提是保证所有员工安全的情况下去开工,让员工作业是安全的,我们企业也是安心的。对整个社会来说,也是对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第四,我们开工现在是线上线下并进,现在基本上都是在线下来办公了,但只是我们开会的还是视频会议。基本上都做到项目上一旦开工,所有的信息资料都能准备好。另外,由于现在的环境,我们不能拜访客户,也不能跟业主面对面的沟通,对整个沟通效能还是产生很大影响。所以我们要高度聚焦我们未来的价值客户,同时也要回归客户需求的本质。实际上我们客户对于你是当面拜访还是线上沟通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给客户带来什么,我们技术的领先、产品的可靠度、未来的服务,都是我们客户需要的,这些也是我们在这段时间需要思考和修炼的问题。
还有一点,在线办公的模式,需要我们所有的对于开工的项目,包括工作要有时效性和闭环性,我们要求每一天每一个条线的部门或者每一个项目部的人员,每天有早会晚会,形成闭环。
这种新的经济模式情况下,我们是希望思考在这样大家不能面对面沟通的时候,我们大家做什么?我们最重要的是把基础做牢,同时要养精蓄锐把基础做好。做好基础有以下几点:
另外,我们要反思我们所有做过的项目,对所有做的好和不好的项目都要复盘,同时要对今年的特别是3、4、5这三个月的规划和要求要重点思考。
第二要做业务培训,通过线上的方式进行业务的培训、技术的分享,包括公司的战略规划贯彻,包括业务的赋能,甚至以前没有时间去做的一些短板的补齐。
第三,我们通过联动我们公司的所有部门,从市场、设计到施工,包括我们的供应链甚至加工厂,多部门联动,形成一种新的开工模式,我们通过线上的会议形式,来解决整个各个条线之间的交叉、沟通问题。
总体的原则,就是动态、协同、应急、日清和日结,动态是梳理2到4个月期间项目的情况、公司管理情况,特别是业主、物流和材料的情况,要动态的了解。协同就是弱化我们的部门墙,要协同工作,聚焦业务的升级。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过程中会遇到的突发事件、应急的机制,去应对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最后一个是我们建立了三级部门的日新日结机制,就是公司、部门和个人,每天都要做到工作的日清日结。
那么金螳螂在这次疫情中我们做了哪些工作?
在这个疫情中我们累计捐款600万。另外,我们在1月29号应南京市政府的要求,我们公司参与了南京火神山的建设,去了三千多名工人,在一夜之间完成了地面的施工和其他的工作,这是我们直接参与到医院的建设。再一个,我们从初三组织了团队深入到苏州多个街区,走访一线的社区、卡口的工作人员,社区的工作者和困难户老人,我们会送去口罩、牛奶面包和生活物资,同时对战斗在一线的工作者们我们表示了我们的敬意。另外,我们有个退伍军人的联盟,筹集了20多吨的爱心物资,连日护送到我们的方舱医院,同时对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进行加油鼓劲。
公司复工方面,我们从正月十六开始复工以后,公司各个条线和部门,我们都做了严格、细致的流程管控,对于公司的每一个死角,包括我们的办公区、空调、其他所有的地方都进行每天的定时消毒,每天晚上八点钟进行消毒。食堂我们是每日一餐,就是打成便餐盒饭的形式发送到员工,保证员工开工的防护和生活的安全。
同时在抓战疫的时候,我们也在抓复工,春节期间我们有四五个工程是在加班赶工的工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有一些相关的防疫手册和应急手册,这是我们在苏州一些项目上的防疫预案。
总之,针对这样一个环境,我们企业的上上下下所有人,包括公司老板和公司的高层,包括每个员工,都积极参与到战疫活动。
下一步是疫情过后我们如何重新构建企业的内部核心竞争力,和我们上下游的开发商也好,我们材料商也好,进行合作。金螳螂接下来怎么做。第一,企业的数字化变革和数字化能力,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二,平台建设,因为未来绝对不是单兵作战,应该是平台作战。第三,技术创新,通过技术的创新引导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使我们上下游企业能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未来行业的发展,我们首先就是业务的创新,再就是生产力的创新。今天主要讲一下生产力的创新。其实生产力创新无非是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施工、安装环节,这些环节的创新。未来的中国,包括这次疫情也体现了中国工业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强大,未来的中国一定是数字化的中国,包括我们工业数字化,我们工厂的一些工业4.0,包括消费的数字化已经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移动支付、人脸识别,包括物联网。最后一个就是整个建筑的数字化,也是在逐步推进。其实我们建筑的数字化水平,目前来说是在我们其他民生行业里面来说是最低的,这也是我们未来重点发展和重点要做的工作。
基于数字的信息化,在幕墙的应用中,有些项目也在做,我们第一个是以BIM为平台基础,通过一些模型、载体,包括一些智能手机、物联网的手段来解决一些项目的包括质量、进度和工期、其他的安全的管理等等,同时产品也是实行信息化的二维码的管理思维。
现在包括未来我们沟通的方式除了线下以外,大多数还是在线上的沟通,包括我们今天的会议,我们经常用的会议模式是webex和钉钉的会议,我们未来企业可以随时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开会,它的高效性也会被大家慢慢认同,这也是企业信息化的方法和手段。
还有一点,整个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方面,我们公司是最早在建筑企业里面自主研发ERP和BI驾驶舱的企业,我们任何一个项目员工都可以进行驾驶舱来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和信息化的分析,这是我们公司在十年前开始研发,现在用得非常成熟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我们项目的进度、进展,包括我们采购的清单,包括我们的一些其他材料、库存、报表、查询都可以在ERP体系上找得到,也能查得到,可以随时动态的24小时的去查。同时我们可以通过线上的信息,包括现场的摄像头,对现场的进度情况、质量情况、工人情况进行信息采集,输入到ERP里面。
幕墙公司更多是除了BIM的体系以外,还有金蝶的K3体系,对所有的下单进行信息化管控和信息化梳理,这些信息都会进入到工厂进行数字化对接。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个是BIM的平台,包括自动的设计包括算量的清标系统,所谓算量清标以前大部分工作是手工算的,特别是在材料的算量,算工程量、算含量、算整个材料的总的数量,包括造价,全是人工来清的。现在我们是通过BIM模型的一个自动的清标清算系统,第一可以解决大量的人力物力,第二可以保证所有的信息及时可靠,而且精准度非常高。只要用BIM系统去做的材料,都可以自动下单,并且和工厂对接,自动加工。
这些系统可以自动进行导出清单,无需人工去核单,同时提高整个精准度,提高由于人员的误差而造成的损失,还有图纸还可以和设计院、上下游、工人等等进行分享。
整个平台建设,我们测算了一下,可以降低我们整个设计和整个人工成本大概20%,这块也是企业的成本。另外,对整个图纸的管理更加精细化、更加深入化,对于整个清标预算这块,我们可以把量价做得更精准。最重要的就是可以和我们工厂进行直接对接,我们所有的加工图的清单都可以直接对接工厂。这是对整个设计、加工和组装的流程的一体化的数字化的技术管理,可以提升整个企业的数字化、技术化水平,同时也能使我们的产品和管理有很大的提升。
还有我们的智能化工厂,苏州的这个工厂大概5万方。我们的设备加工中心都是来自意大利,大概20几台,主要是针对幕墙和其他一些特殊的建筑幕墙的加工和制造工作,比如我们做的舟山的一个项目,针对一些特殊材料比如石材,我们可以通过基于数字化的加工,通过数字模型模拟以后,投入到数字机床,比如这个雕花图案,全部是用数字加工中心进行雕花加工,它可以解决人工雕花对它的速度的影响,同时效能的提高和质量的提升,同时也对整个BIM全链条应用提供了支撑。
未来,我们行业里面有很多企业也上了一些智能的机器人、机器手,比如用于单元的加工、矿的加工、矿的组装,还有一些内部材料的运输,还有一些比如说智能清洗机器人,都在用,这些东西未来一定是我们企业的趋势。所以这次疫情就凸显出来,比如我们现在很多工人有本地工人也有在全国各地的工人,如果不能回流,对企业的生产压力会比较大,我们使用机械化替代工人,第一能提高效能,第二能减少成本企业压力。
产品的身份信息,我们现在公司这边所有单元板包括装配化的单元板块,全部都进行二维码身份认证,我们在BIM模型清单里导出来的产品到工厂每一个产品都有一个独特的身份,这个二维码通过二维码的赋能到整个加工、组装运输,到现场吊装,甚至到未来对项目的管理上,运维方面,都可以用这个二维码找到它的信息。因为我们未来的这些幕墙的建筑,它的管理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我们现在国内有上亿栋的项目在做,它的既有项目的管理如何去做,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同时仓储物流这块也在做智慧化仓库,包括材料的摆放等等都进行二维码进行管理,未来我们大型的企业都是这样的智慧管理的方式,解决整个由于人力的管理而造成的不方便性,所以企业数字化进步是未来的趋势。
最后再谈一下,作为一个企业,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去做。我相信未来的市场绝对不是单兵作战,一定是大家合作、协作、靠平台来运作的,我们今年公司做了一些平台
首先就是我们有一个共享设计的平台,通过共享设计可以和我们的型材厂、五金件厂、开发商、上下游进行共享我们的开发技术,使我们的技术他们共享以后,可以整合资源,把这些资源共同推向市场。
第二,我们有一个集采平台,主要是做一些以量换价的工作,对企业来说现在价格压力非常巨大,现在我们有疫情,但是疫情过后大家去猜想一下,我们幕墙的成本和价格会是什么样。据我自己的判断,未来一段时间,幕墙的价格会逐步趋低,因为三个月是没有业务的,没有业务对企业压力是巨大的,因为企业没有了口粮,那大家不惜一切代价就想拿下项目,所以对成本的压缩是非常高的。同时我们的材料由于人工的问题有上升的趋势,所以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成本压力非常大。
第三,我们做了一个大的工管平台,进行整个条线的管理,进行条线的联动和协同。大工管平台主要是资源整合,主要是整合招标,包括项目的质量支撑、工期,另外对于整个项目成本的管控的跟踪,包括我们最重要的供应链,研发中心,还有质量安全体系,进行资源整合。整合的目的就是为了服务业主,服务我们所有拿到的项目、我们的开发商,通过整合资源,按照一个目标,质量、安全、工期三个维度,把项目做好,给我们业主一个可靠的交付的作品。
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我们也可以整合我们所有的供应商的资源,包括对于项目的工期的管理,包括配套性的管理,包括我们对供应商我们和业主的支付流程,如何在线上进行解决,进行集约化的统筹。还有我们和所有的供方、材料商如何共同合作,在这个平台上通过我们共享技术、共享管理、共享思维方式,把我们上下游的产业链打通,更好的服务我们的开发商,这是我们一个宗旨。
还有一个就是整合所有的一些物流信息,解决我们物流方面对整个运营的一些制约,这是我们重点要去思考的。
还有设计平台,我们主要还是通过我们的技术标准化和我们的技术专利,能打通和供应商的一些合作,包括我们五金件的一些合作,五金件和我们型材的配套,包括大型的型材厂其他的配套的玻璃厂、铝板厂,怎么去沟通,怎么去达到我们合作共赢的方式,从技术的合作走向商务上的合作。这是通过技术的平台。
BIM工作我们在做,是每一个企业都在讲、都在想的事情,但真正落地的不多,BIM的应用和BIM技术和专业的结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一定是未来我们作为幕墙或者建筑行业的主导趋势,我们要用到实质,而不只是用到BIM的概念。这是所有企业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技术创新,随着我们的主要还是要打通产业链合作,开启标准化产品和定制化产品服务的模式,因为幕墙公司这个产业比较特殊,我们现在的建筑都是五花八门,我们所有建筑师都不希望它的产品、作品和其他是一样的,所以就造成我们所有的项目基本都是个性化的设计,以前我们更多的是谈定制化产品,未来定制化产品的前提下一定要有标准化产品作为支撑,否则的话,这个行业的发展就会走偏掉。所以我们今年重点要研究产品的标准化和定制化模式进行运营,保证不同的项目做不同的思考。就是特殊的项目也可以用标准化+定制化的体制来做,主要还是通过标准化工作和信息化的模式打通上下游的信息共享,同时我们通过我们的技术研发团队,因为我们幕墙公司的设计团队大概280人的团队,同时有20几个BIM的团队人员,形成这样一个技术团队。我们通过技术的研发,可以联合前端的供应商,我们共同去做些事情,共同研发,提升我们整个幕墙技术在行业的专利发明的实用性,我们企业都在做专利、也在做发明,但仅仅是专利,很少用到实际工作中,我们希望通过提升发明和专利的实用性,用到工程上,让它为工程造福、为企业造福,这是一个专利和研发未来的趋势,不仅仅是为了研发而研发,而是重点需要思考的问题。
提到一个企业除了这些研发以外,我们更多的还是需要交流的,我们也积极参加行业的规范,我们确定总共参加了接近不到15本规范的编制,每年都有编制要参加,还有参加行业的技术交流,包括我们企业的一些交流。通过这些交流,我们想了解行业的前沿技术,特别是今天有很多行业的专家,包括我们的材料专家、领导,都是学习的机会。在了解技术以后,可以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同时通过和专家的交流,可以了解到专家的思维、专家的想法,把控技术的主流,同时为企业做一些先进性思考,包括对企业发展定方向。
另外,我们有一个管理创新,这个管理体制我们用了几年时间了,主要是公司特有的2080管理体系,所谓2080就是我们把工程分成不同的阶段,20阶段就是20%阶段,到80%、95%、100%,每个阶段应该做什么。包括设计也是2080,就是0阶段应该做什么事情,哪些人做,做什么标准。我们把所有的管理都是模块化、精致化、标准化,标准化以后就使所有员工有依据可循,就是到90%后该做什么,80%到90%该做什么,每个条线都是不一样的。
同时除了这些管理模块以外,我们也开发了运用移动的金螳螂,通过这种移动手机ipad的方式,来了解所有人,了解项目的信息,不同的人因为权限不一样,所以了解信息可能有差异。这是我们的金螳螂的2080管理体系,我们可以通过手机、ipad可以去了解项目的情况,哪个项目是红黄绿,了解现场的情况,可以第一时间解决现场的诉求。
同时,除了这些管理提升以外,我们质量的标准化、规范化也是未来都需要去做的,因为每个企业的标准不一样,当然了,针对每个企业和每个项目要求是有差异的,我们可以针对企业的要求、行业的要求,对原材料也好,对加工,包括产品,甚至我们产品出厂的要求,还有供应样板的要求,都做一些标准化和规范化,在材料加工运输施工都做标准化,使我们产品有规可查、有据可循,这是我们企业未来需要做的。因为我们要交付给业主的产品是满足要求的、高标准的、满足质量的同时又是规范化的产品,这是我们所有行业企业需要重点去思考的,我们也在做这样的工作。
同时,未来的装配式一定是企业发展的目标,装配式最重要的是有工业化的产品,所以未来幕墙也是工业化的产品时代,我们大量用人工在现场做的时代慢慢已经没有了,因为人口红利已经没有了,工人找不到了,工人成本逐步在上升,所以未来的标准化、装配化和标准化的模块一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我们也是2019年获得首批国家装配式产业基地的企业之一,未来我们会在这方面加大投入、加大研发,加大在这方面的整合资源,就是使我们的所有的产品尽可能多的实现工厂化、工厂制造、现场装配的模式,使我们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在行业里面给业主提供更好的、更标准化、更有品质的产品,是我们未来的一些思考。
讲了这么多,我想未来这个时代是需要我们共同来协作的,包括刚才谈到,我们为什么建雷神山、火神山用这么短的时间,因为这么多企业在协作,也在创新,我们未来一定是通过我们之间的上下游产业链和企业间的共同协作,激发我们的创新意识,通过现在的5G信息化手段,带有数字化的技术,通过我们大家共享理念,还有平台化的思维模式,来实现我们所有企业的共赢。
最后,我们祝所有的在线的朋友们身体健康。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