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跌价!石化产品跌价!钢材跌价!“前两三个月刚备的40吨原材料,一个星期内价格跌了二分之一,一吨净亏2万多元。”日前,江山一位门业企业老总心有余悸,作为一个小企业,哪经得住这样折腾!
据了解,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石油价格一路狂泻,从147美元的高位,跌至目前的47美元,达到3年来的低谷。
石油作为基础性原料,其价格下跌,立刻带动了石化产品价格猛跌狂泻。多种化工原材料的跌幅,在50%以上。
按惯例,原材料价格下跌,意味下游生产企业成本降低,利润增加。然而,由于相关行业的过度竞争,使得这一规律失灵。一位企业老总坦言:在这一波行情下,不是企业降不降价的问题,而是降幅够不够大的问题,降幅不够大,就意味着拱手让出市场。
如果价格下跌可以维持销量,虽然利润减少,但至少可以维持企业正常运转。问题在于,金融危机最大的威胁不在于危机本身,而在于危机引发的消费信心不足,这使得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各个行业处在不同产业链位置的企业,纷纷捂紧腰包,进而引发经济发展上的恶性循环。
“每一次危机,影响最大的都是中小企业。”一家厂负责人说,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很难从政策、信贷等方面获得足够的支持,而衢州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现在企业实行严格的订单生产,宁可少挣钱,失商机,也不搞库存。”在这一策略下,多家木门企业实现了产品和原材料两个“零库存”,经营风险随之降到最低程度。“现在这种情况,不建厂房不征地,手头尽可能多掌握现金,是最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