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次贷危机及国内外政策调适的影响,08年以来,家居行业一直处于明晦难辨、起落无定的状态。早些日子,石油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加上国外反倾销、防贴牌等因素存在,导致企业的成本大幅上涨,出口屡屡受阻,一些中小型企业难以支撑,纷纷倒闭,剩下的企业大多也只是艰难度日;其后,国家出动四万亿元,兼以种种积极政策全力救市,行业渐归回暖。然而这复苏中的经济,其实尚存大量的泡沫,家居行业依然在痛苦与快乐的边缘徘徊。
行业动荡触发浮躁心理,竞争力度连攀新高
行业的动荡不定,引发了企业浮躁心理的泛滥,也必然导致市场竞争无序性的进一步加剧。家居行业竞争的无序性是有其深刻根源的。中国家居产业的高速发展,尤其是经过近10年的快速扩张,在短时间内走完了国外几十年的发展道路。其中很多家居品牌是从模仿、抄袭开始,或从“洗脚上田”的小农经济逐步演变过来,产品缺少内在的文化溯源。
许多品牌为寻求捷径,没有经过市场培育阶段,就直接参与到市场竞争。在初期市场不健全的环境下,人人都很容易分得一杯羹;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尤其是危机到来之后,没有根基的品牌劣势逐步凸显,采取恶性竞争手段也就成了当下维系企业生存的必然之路。
投资与获利严重失衡,家居企业元气大伤
恶性手段综合表现为产能的过度扩张、市场需求比例失调以及先天的市场规则不完善等。现今,一些家居企业投资明显过热,产能扩张速度远远超过需求扩张的速度,具体表现为投资增长与消费增长的严重失衡。这种失衡往往会引起家居市场需求比例失调,使得产品供过于求,长此发展,企业仓库的货物将因销售不出而堆积如山。一家企业若苦于无处售货时,为求将损失减到最低,就只能以牺牲成本为代价,大幅降价,以换得消费者的青睐。而其他家居企业,眼见市场份额被抢,必然亦连忙效仿降价。
如此循环反复,家居市场将陷入恶性竞争而不能自救。家居企业也终将因不能承受一波一波的价格战而元气大伤。而竞争的凌乱无序,同时也使商家之间陷入水火不容的敌对状态,他们煞费心思,噱头百出,企盼以“价格战”来抗衡对手的阻击,任由下游拼命“杀价”,结果往往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以致让消费者笑在眼里,商家苦在心里。
商家与消费者交战,谁能笑到最后?
然而,在笔者看来,消费者的这种笑,也只是极为短暂的笑。当众多企业因抵挡不过恶性竞争而宣告倒闭时,残留下来的企业鳌头将独霸家居行业,缺少竞争对手的阻碍,他们将任意驰骋家居市场,自我标榜产品价格,将矛头直指消费者的腰包,那时消费者也只能在叹息中自哀钱包的消瘦。
实际上,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矛盾体,企业不可能以牺牲消费者的利益而达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消费者也不可能无限量地去考验商家的最低承受能力。长久来看,双方只有处于一个取与舍的平衡点时,方能成就最大化的双赢。所有的企业若都能与消费者达到一种高度和谐的合作状态,那么上游的动荡就会渐归平稳,恶性竞争也会失去其根植的理由。正常的、健康的家居市场,不仅消费者笑了,商家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