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过于强调了征服、改造自然的一面,而忽视了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和谐的一面。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在逐步升级,由于CO2等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升高而造成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海平面上升,灾害性气候不断发生,人类的生存环境每况愈下。1990年至1996年间,全球气候有关的灾害,造成高达2000亿美元的损失,这一数字是20世纪80年代的四倍,气象学家把这种现象归咎于大气污染。人类生存正遭受越来越严重的自身造成的威胁。
建筑能耗问题引起了人们关注。2021年,我国提出2030年前力争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体现了我国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人们已经着手进行建筑物对自然环境所造成影响的研究和评估,发现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有害物质中有50%是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我国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所耗费的能源已占社会能耗总量的30%以上,而建筑门窗、幕墙占建筑使用能耗的二分之一。加快建筑科技创新和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合理应用资源及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是发展的趋势。
提出了城市建筑生态理念。20世纪60年代,把生态学(Ecol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相结合,提出了建筑生态学。以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寻求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建筑环境。简言言之即合理资源利用、舒适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建筑物将具有生物体的有机特性,能不断地自我调节。既要利用自然的气候因素,还要能适应反复无常的气候特点。传统建筑物是通过空调或采暖设备持续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而生态建筑则通过建筑的外墙(门窗、幕墙)调节来满足要求。根据需要吸收或遮蔽太阳的辐射,调节射入的热量,同时避免妨碍室内对外景的观赏。因此,强调建筑物外墙维护结构即门窗、幕墙的多功能性,实现透光、遮阳、蓄热(包括太阳能利用和保温)和通风等功能。
未来的建筑门窗将具有生物体的有机性。传统空调建筑的重点在于调节机械设备的输出,而生态建筑则将建筑外墙(门窗、幕墙)的调节作用为重点,这一转变引起了建筑外观形式的变化,引起了外墙材料、玻璃和窗户等一系列变革,窗不再单纯只是原来几个功能,要增加对天气变化阳光控制等各种协调功能。这样开启方式及与墙洞口的连接等方面都要有所突破,以适应不同的建筑朝向。未来建筑物的外观及其辅助设施可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能随天气变化而调节运行方式。空气调节、声音控制、太阳能等装置及其朝向方位等都随着气候变化而自动调节。这些都表明了门窗、幕墙在建筑上的重要作用和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