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幕墙网】全球有机硅网4月11日讯:昨天有机硅概念指数涨2.52%,成交超70亿元。合盛、鲁西、新安、东岳、兴发、恒星、三友股价持续反弹,最高大涨10%!新一轮关税的潘多拉魔盒打开之后即便再关上,也对未来预期和发展模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大方向已经不会改变,在美国掀起“关税风暴”的背景下,业内人士预计,中高端有机硅国产替代进程或将加速,国产化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受国际贸易关税政策调整影响,本周国内有机硅产业链企业正全面评估成本传导及市场风险。当前现货市场成交价持续走低,下游客户在库存充足背景下采购意愿低迷,导致短期需求明显收缩。部分厂商反馈,关税政策引发的供应链不确定性已引发客户对后市看空情绪,若全球经济因贸易摩擦进一步放缓,有机硅年需求量或面临15%的下滑压力。
为应对价格下行压力,本周国内主要有机硅单体企业召开闭门会议,核心议题聚焦“联合减产保价”。据透露,与会企业计划成立规模500万元的“市场平准基金”,通过调节供需平衡抑制价格非理性波动。会议声明强调,行业将强化“市场稳定器”职能,在价格超跌时果断介入托市,同时要求企业严格执行减产计划以缓解库存压力。
某参会龙头企业负责人表示,当前有机硅行业具备充足产能调控经验和资金储备,将通过动态调整生产节奏、优化产品结构等方式对冲外部风险。企业强调已制定多套应急预案,承诺坚决避免恶性价格竞争,维护产业链上下游合理利润空间。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行业协同行动能否扭转市场颓势,仍需观察海外关税政策落地节奏及国内基建、新能源等领域需求复苏进度。
本周有机硅市场呈现明显分化格局,各单体企业又通过行业会议达成联合挺价共识:1.二季度维持40%产能限制,并设立500万元行业保证金强化限产执行监督。2.龙头产品报价统一下调500元/吨,调整后DMC报14000元/吨,107胶14300元/吨,生胶15000元/吨,硅油15500元/吨,混炼胶13600元/吨。
业内人士表示本周上下游博弈现状呈现以下三大变化:1.供应端策略:以联合限产支撑成本线,通过保证金制度强化价格同盟。2.需求端应对:下游企业普遍延后采购,行业库存周转天数延长至25天左右。3.市场特征:呈现"报价虚高、成交冷清"的僵持状态,周度成交量环比下降18%。当前行业正处于深度产能过剩调整期,尽管会议机制短期提振市场信心,但实际需求回暖仍需等待终端领域(新能源、电子电器、硅制品、硅酮胶)的实质性订单支撑。建议关注龙头企业的库存周转及现金流变化,这或将成为打破当前僵局的关键指标。
26年底投产!其亚集团全面启动全球单体最大年产160万吨有机硅项目!其亚集团官微消息:2025年4月10日,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彩湾产业园其亚新疆集团内机械轰鸣,车辆不断穿梭往来。繁忙的一幕标志着其亚集团年产160万吨有机硅项目建设工作已全面展开。其亚集团年产160万吨有机硅项目于2025年4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预计于2026年底建成投产。该项目是其亚集团依靠石英矿、工业硅、甲醇、多晶硅以及自备电厂等一系列自身已有的综合原材料和能源产业完善全硅基产业链的重要规划。项目结合国内外先进有机硅生产工艺,配套建设现阶段国内外最大单套合成、单套精馏、单套水解以及甲基氯硅烷合成反应器,可为年产160万吨有机硅项目生产提供原料转化。
关注微信平台
免费获取采购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