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幕墙网】开栏的话为促进装配式内装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突破行业瓶颈。本报从今日起,陆续推出“装配式内装面对面”系列专访,深入走访专家和企业家,聚焦当下新的热点,寻找装配式内装破局发展的答案。
本期采访嘉宾是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刘晓钟。他是我国当代著名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4年进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历任建筑师、高级建筑师,副所长、所长、副总建筑师,2002年以来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现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随着装配式装修顶层设计与行业标准陆续出台、各家企业生产规模逐步扩张,装配式内装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长期来看政策端、成本端、需求端及技术端多重驱动力助推行业发展。但从短期来看仍存在部分瓶颈制约的发展。日前,《中国建材报》记者围绕装配式内装产业相关问题,采访了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刘晓钟。
记者:请您分享一下我国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历程。住宅工业化是否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刘晓钟: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单元式集合住宅出现,一排排5至7层的住宅样式统一;70年代为了解决更多人的居住问题,开始建设高层住宅,一般以10至12层的板式高层为主,采用较长的走道的形式;从80年代到90年代,北京逐渐奠定了塔式高层住宅的设计风格;90年代后大规模建造高层塔楼,在多样性和规模上得到多样性的探索,居住质量得到显著提升。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居住品质和舒适度要求的提升,住宅建筑设计也随着市场、政府的导向,呈现更多元的状态。
住宅工业化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加强,需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到位,我们必须给工业化发展过程和时间,要充分考虑目前的工业发展水平、运输、劳动力、成本等多层因素。
各地住宅产业化项目预制率不同,目前中国的房地产还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阶段,短时间之内中国要实现住宅工业化,可以说道路还长,但住宅工业化一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不一定要追求过高的装配率、预制率,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在工厂生产的产品也属于工业化生产,现在很多企业都在研发住宅工业化系统产品,从长远来看,住宅工业化是提高可持续发展及居住建设质量上必然的方向。
记者:装配式建筑大多采用“管线分离”,请您谈谈采用SI分离体系的住宅建筑设计与传统住宅建筑设计的不同。
刘晓钟:SI住宅的基本理念是通过将主体结构部分与内装及设备等部分明确进行分离,确保在不损伤建筑主体结构部分的前提下可随意更新内装部分乃至户型,从而延长住宅的使用寿命,并提高住宅未来持有的价值。
SI住宅的住宅体系有四个特点:一是提高住宅整体耐久性:结构主体、外装、设备独立安装;二是增加户型的可变性:自由的套内平面布置、整体厨卫位置灵活、室内设备等级自主选择;三是住宅更新便捷性:设备管线便于维修、部品构件便于更换、部品构件便于回收;四是节省劳动力:我国目前劳动力普遍不足,招工难已成为建筑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所以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大势所趋。
在改革开放初期,传统现浇住宅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当时存在运输、吊装设备能力有限的实际情况;当时我国劳动力丰富,现浇住宅建设可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现浇体系住宅的抗震性能好。后来建筑施工基本都采用现浇混凝土施工工艺,虽然对城乡建设快速发展贡献很大,但弊端也比较明显,一是施工工艺过于粗放,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损耗较多;二是施工现场脏乱差,是城市可吸入颗粒的重要污染源;三是劳动工人素质参差不齐,施工质量和标准无法统一;四是建筑质量开裂渗漏等问题突出。
记者:我国为什么采用SI分离体系,是否还有其他体系可借鉴?
刘晓钟:当前我国住宅已经进入了一个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阶段,同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住宅建设进入了社会资产储备的新时期,应把住宅开发建设作为长远性社会资源,并尽可能利用既有住宅资源成为住宅业的共识。
而其共识的主要特点就是从建筑设计初期阶段,应在保证住宅建筑长远性全生命周期的前提下,方便地实现住宅设备设施和内装产品的施工检修和更新,SI分离体系就应运而生。
除SI分离体系外,目前有些项目在内装工业化部分也采用标准化、模块化、成品化的设计方式。在设计阶段对卫生间、厨房等进行标准化设计,统一在工厂加工,成品更加标准、精美,同时可以避免垃圾、污染、噪音及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此外,模块化设计在用料上也可统一计划,提高建设效率。
记者:您认为国内装配式装修目前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刘晓钟:近些年来随着对住宅产品品质越来越高的要求,各地政府陆续推行精装修交房,为此出台相关政策与标准,大力发展与推动国内的装配式装修技术体系。
装配式装修技术当前主要应用于保障房、长租公寓及酒店的装修。保障房基本都要求精装修交付,装配式的要求,对于装配式装修的要求推广起推动作用,每年有数千万套的建设需求。长租公寓、租赁房、酒店具有空间重复性高、可复制性强、对装修工期要求高的特征,适合采用装配式装修,因此成为装配式装修优先应用的领域。
记者:当前装配式装修发展过程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装配式装修中有哪些共性问题?您是否有一些意见与建议?
刘晓钟:从目前做的项目情况来看,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是政策房产业化推进深度问题。从产业化的装饰比例有40%、50%、70%等,如果比例较高会出现技术不够成熟,市场介入难度大,老百姓接受程度不高等问题。
第二是管线分离问题。国内现在借鉴了国外的相关体系,到底要不要分离,是不是都能做到这种分离。目前我们把国外环节中的一部分借鉴过来,但是在后续维护问题上,因为产权、标准的不同,还是会产生纠纷。
第三是后期维修问题。初次交付的装配式装修,如果后期使用出现问题,维修、拆改、配件更换都是很突出的难题。
很多装修已经不是一种技术上的东西,而是一种情感和意识当中的东西,我们需要在整个设计施工中强调质量标准,要有科学的态度,要从最基本的问题做起。行业引领者尤其要有责任,越对行业有敬畏心和责任感,这个行业才会发展得越好。
记者:据了解,国外的装配式室内装修目前仍然保留湿法作业,国内装配式内装完全抛弃湿法作业的发展趋势是否可取?在装配式内装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刘晓钟:湿法作业在欧洲国家仍占有一定比重,它具有成本低,技术和工艺成熟的特点。不能完全一刀切的摒弃湿法作业,还是要针对各种情况而定。装配式内装发展应统一标准、提高工艺水平,遵循客观科学规律和自然规律,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发展,一点带面逐步成熟推广,才能使行业得到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