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房地产业拉动玻璃业
众所周知,建筑玻璃业与房地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房地产业市场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玻璃业的发展。不论是市政办公楼、公共建筑、商品房、商业写字楼还是民用建筑,均离不开各种建筑玻璃产品的应用。事实上,房地产业已成为建筑玻璃的晴雨表。
纵观国内房地产业的发展,国家陆续出台的与之相关的调控政策从长远看是有利于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虽然国家在政策上还将加大房地产调控力度,打压畸形房价,但随着市场调控力度的加强,房地产开工率会逐渐上升。保障性住房建设、城镇化建设以及商业地产的崛起,都将成为房地产业快速增长的基础,并将带动建筑玻璃业的发展。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有多大?究竟能持续多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认为,未来10年到2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仍然是全世界最活跃、最有生命力、最有发展前景的市场。他认为,未来10年, 中国经济有两大动力。
一个是城市化、城镇化。未来20年, 中国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6%以上,城市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将达到95% 以上。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和中心城市的发展预示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前行,这将为建筑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建筑用玻璃企业无疑也将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
其次是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有力拉动新增城镇人口对住房的刚性需求。对于保障性住房,陈淮认为,第一位是保障城市里居住困难、购不起房的低端家庭,第二位是保障进城的农民工。这是一个很大的需求。另一个巨大需求来自改善性住房。中国的改善性住房需求至少要持续20年到30年。现在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户均住房面积仅60平方米,只能满足居民的基本居住需求。改善性需求要求户均住房面积90—120平方米,这个需求也是巨大的。
此外,旧城改造、新农村建设以及国家鼓励农民自建房等政策的实施都将带动房地产市场未来的发展,进而拉动与房地产业紧密相连的建筑玻璃业的消费需求。
市场:区域走向全国
产业转移将促使玻璃业由沿海发达地区转向中西部地区。现今,城镇化的加快、区域振兴规划和建材下乡政策的推出,使得建筑玻璃业的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也使得众多企业非常看好中西部地区企业的成长空间。以往,区域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地区主要是东部沿海地区。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变、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及拥有优势资源的中西部城市的稳步扩大,大量的东部产业包括玻璃业,将在产业转移的大潮下加速从东部沿海转移到中西部。这将推动中西部城镇化率的提高, 扩大西部的消费需求。
在政策层面上,国家在中西部地区陆续推出了10多个区域振兴规划。区域振兴规划的推出将带来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公路交通、旧城改造的大规模建设。由于建筑玻璃业对于房地产的依赖性较高,建筑玻璃业便成为建材业最先受益的行业之一。
此外,2010年初“建材下乡”已正式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建材下乡”政策的逐步实施,又将拉动建筑玻璃等相关建材产品在农村市场的广泛应用。
现今,建筑玻璃业的市场正处于全国性品牌与区域性品牌并存的局面,并且各自为政。每个地区又有各自的区域品牌,已形成各自“占地为营”、“诸侯争霸”的局面。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综合竞争力强的厂家的产业规模将逐步扩大,影响力将越来越大, 而小的厂家因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很可能面临被淘汰出局或者被大企业兼并的局面。
由于玻璃企业跨区域经营受地域产业辐射半径及物流的制约,销售成本高,且交货期长,因此会使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减弱。很多玻璃企业在当地是强势的品牌,但却迈不出本区域。想做全国性品牌,需要有足够大的经营规模。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竞争也日益全球化。目前国际玻璃企业(如日本旭哨子集团)在国内市场均占有一定的比例。国内品牌与国际品牌在技术研发上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区域品牌只有快速成长为全国性品牌,才能与国内外大品牌争相抗衡。
事实上,玻璃企业在进行产能布局以及生产基地的建设时,在不同区域达成纵横联合的效果是最为理想的。在不同区域建立生产基地,不仅最大限度地减轻了企业运输成本压力,而且还增加了产品的综合竞争能力。
现今,应市场需求,国内大型玻璃企业也在加速外拓。笔者近日获悉,国内的大型玻璃企业南玻已在深圳、东莞、广州、成都、天津、廊坊、吴江、宜昌、四川江油、广东河源、广东英德等地建有大型生产基地和原料基地,形成节能玻璃、平板显示器、太阳能玻璃三大完整产业链。
南玻工程玻璃事业部刘秉君告诉笔者, 在工程玻璃方面,玻璃产品的生产成本、运输成本等因素将影响到企业的经营。为适应市场及企业产能扩张的需求,南玻已在东莞市麻涌、天津市武清、江苏省吴江市、成都市双流建立四大工程玻璃产业基地,再加上即将投建的湖北省咸宁建筑节能玻璃生产基地,工程玻璃方面将形成五大产业基地。待湖北省咸宁建筑节能玻璃生产基地建成后,南玻将在国内形成五大产业布局,其市场范围将辐射全中国。
此外,笔者也了解到,洛玻、信义玻璃、福耀、中航三鑫等国内大型玻璃企业均在全国各大城市设有建筑玻璃销售机构或生产基地,这将加大外拓市场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