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伤心的“毒奶”虽然在市场上已经没有了,但事件的影响和由此引发的后遗症仍然在继续。由毒奶引发的儿童伤亡人数之多,毒奶涉及的奶业企业和产业链下游的食品企业之广,以及国家和政府采取的断然措施力度之大,堪称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食品行业大事之最了。监管的缺失自然是重要原因,但我们更希望从中发现事件的内在因果逻辑关系,以便我们反省,从而避免在未来的社会改革和经济发展中犯同样的错误。
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奶业的价值链和行业的发展状况上非常明显的折射出近几年资本市场的亢奋是成为本次危机的直接诱因并蔓延成为行业整体性不良事件。
从1998年至2007年,中国人均年牛奶消费量从5.3公斤迅速提升到27.9公斤,行业总产值从120亿元增至1300亿元。可以说中国的奶业用了短短不足10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一“造”奶的大发展中,蒙牛、伊利、光明、三鹿等成为行业的急先锋,尤其是近几年的发展更是以100%左右不可思议的速度在增长,即使2008年的上半年,蒙牛实现销售收入137亿元,仍然达到36.7%的增长;而伊利的增长也在30%左右。
疯狂增长的背后是资本的躁动和大规模的投入。蒙牛、伊利、光明等是上市公司,其从资本市场IPO和再融资获得的直接资金加上其IPO前的私募融资、上市后资信评级提高后可获得的借贷资金达数百亿。另外如果算上三元、三鹿、妙士、太子奶、达能等无论是合资或私募融资、借贷等方式直接和间接进入奶业的资金将是一个天文数字。本人虽没有直接统计过具体资金量的大小,但自从进入投资行业的几年时间却接触过不少的奶业项目私募融资和战略咨询的CASE,其与06、07年资本市场的“暴动”脉搏如出一辙。也正是这样大规模资金的介入催生了行业的超常规发展,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大跃进”式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后遗症,而三聚氰安事件只是我们在奶业最早发现的后遗症之一而已。
据中国奶业协会理事王丁棉的研究,现在整个奶业产业链中,奶牛养殖、奶品加工、奶品销售三个环节的利润比大约为1:3:6,而成本投入正好相反为:6:3:1。近几年资本的躁动和追求短线利润的竞赛,使得资本绝大部分流向了畸形产业链的奶品销售和加工的丰厚利润区。过去10年蒙牛、伊利等在奶源的建设上的投入3亿元左右,而在营销和生产加工上投入均在百亿元以上,这就是最好的证明。无论是奶业企业的经营层或国际性的战略咨询公司都在坚持着自己的观点:“轻资产运营模式是奶业企业获取超常规发展和利润的必然选择”。在这一“普世”的商业模式下,很少有企业愿意去投资建立自己的奶牛养殖基地,而采取与奶农和奶站合作的方式。另外,在资本市场(或股东)对超常利润增长要求的压力传到下,压低奶农的收购价成了必然的选择。其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在这场事件中,一些小的奶业公司却没有涉及“毒奶”事件,非常具有讽刺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其自建了奶源基地,或企业并没有屈从于短线资本的压力而采“轻资产的运营模式”,但代价也巨大,没有获得与行业同样的成长。以三元为例,其是一家有历史的老牌企业了,虽然也是上市公司,却连续亏损了几年,最近刚刚摘帽。07年的主营收入只有11亿元,面对的却是家门口的北京市场失陷、外围市场开拓困难,与蒙牛、伊力、光明、三鹿等差距越来越大。然,这场事件中三元的幸运来自于对奶源的掌控,除了20%来自北京郊区的规模牧场外,其余全部来自于自建奶源基地即三元绿荷奶牛养殖中心。奶业行业同样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经济学命题。
资本的泡泡破灭了,但后遗症绝不会只有一个“毒奶”,我们仍在恐惧中担忧另一个“地雷”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