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门企是采取跑马圈地,还是集约化的模式来经营”的问题已成为门窗行业的焦点。在本届“广州门博会”中国门业总裁论坛上,众多门企老总齐聚一堂,就“成本剧增下的渠道转型”以及“企业采取何种发展模式来应对当前困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由于各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同的渊源和特色,其采取的发展模式也有很大的差异。川王木业市场负责人认为,不论是“跑马圈地”,还是集约化模式,都有其优越性和局限,至于采取何种模式来发展,门企应以适合自身发展为出发点。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工人工资上涨,租资上涨以及房地产打压政策的影响,整个门窗行业出现了调整的景象。但奇田木门依然可以保持以平稳的速度增长,主要得益于企业打造了一条自植、自产、自销的经营模式。由此可见,企业的发展似乎并不受某种单一的模式限制。
“跑马圈地”就是企业找准合作伙伴,共同占领有限的市场资源,欲在短期内扩大销售规模,拓展赢利空间。这种商业竞争模式以“先圈住市场,再深入布局”的市场战略为出发点。当前,许多企业不约而同的采取了“跑马圈地”地经营战略,这与中国的市场形势有很大关系,由于中国处在一个调整发展的阶段,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许多市场尚未得到开发,因此,许多门窗企业希望能够占据先机,培养消费对自身产品的忠诚度。而且,目前市场开发的成本较小,政府提供的相关政策也为企业提供了很多便利,这就为企业的“跑马圈地”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跑马圈地同样存在一定的风险,首先是无限制”的扩张很容易让企业的资金链出现危机。以连锁店为例,因为房地产过热导致的门店成本居高不下,让企业每增加一个新的店面,所耗费的成本不断增多,所以,实力弱小的企业在“跑马圈地”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其次是企业在管理方面会有风险。无论是加盟还是直营,如何进行统一管理是企业必须面临的问题,而国内众多的门企在管理上还在“摸着石头过河。
因此当企业规模逐渐扩大,管理上的危机随时可能给企业致命的一击。最后是区域化的市场布局的问题。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需求不同,在消费能力和观念上也存在很大差别。在企业将销售网络延伸到三、四线城市时,空间是想办法改进产品以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还是继续执行统一的标准等待市场成熟,是企业必须进行的抉择。这其中的风险对企业而言,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集约化则是集中合理地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技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效应,以提高工作效益和效率为主要手段的一种经营模式。这种模式把质量和经营放在重要位置。与一贯以“外延扩大”和“争地盘,壮块头”为题的“跑马圈地”经营思路相比,集约化比“强化内涵”和“练内功”为主要经营思路。集约化发展的企业在资产、负债、管理、服务等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以“精、专、全”为经营宗旨,呈现出集团规模经营的特征。
集约化经营要求生产要素相对集中,通过整合公司的一切资源,有针对性的占领和巩固市场,赢得效益,其经营沿着集团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具有效益、效率经营的特征。
集约化经营以提高效益为最终目标,坚决杜绝“高成本、低效率”和“少、慢、差、费”的工作作风,全国向“低投入、高产出”和“多、快、好、省”的经营目标努力,并且通过建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达到投入资金的效益最大化。奇田木木业立足于门业生产,在门窗行业做“专”、做“精”,通过渠道布局,逆市而上,及时调整产品结构,降低原材料的成本,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当然,集约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门窗企业迅速做大、做强的雄心,其市场规模可能难以匹敌“跑马圈地”的企业,在规模效益方面,也有可能“慢人一步”。但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经营策略,将会建立更为稳固的“阵地”。
由此可见,“跑马圈地”,还是集约化,哪一种模式更适下门企发展,仍然有待市场的考量和时间的验证。或许,在未来的门业发展中,“跑马圈地”和集约化会平分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