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新能源汽车用复合材料
今年,国务院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规定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达到50万辆、2020年达到500万辆。而不久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等部委联合公布了第一批中国28个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或区域名单,新能源汽车在未来三年中,其推广将超过30万辆。
减重是新能源汽车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复合材料特别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长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的特性和优异的抗冲击性能,是汽车减重的理想材料。复合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将由传统汽车中的覆盖件向结构件转变。同时要想实现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快速发展,需不断推进汽车复合材料零部件模块化、环保化、轻量化和低成本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八)风电叶片
十八大会议明确指出要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在《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及《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风电发展的目标是,到2015年中国风电装机总量达到1亿千瓦,风电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超过3%,基本形成完整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风电制造业。2013年9月,国务院又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计划(2013~2017),提出了到2017年,煤炭占能源消费的比重降低到65%以下,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3%。
风能作为最具规模应用优势的可再生能源,在全球得到快速增长,中国成为增长最快的国家,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和累计风电装机容量均居世界第一。 据中国风能协会统计,2012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1296万千瓦,累计装机7532万千瓦,并网6230万千瓦,年发电量1004亿千瓦时。2013年上半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550万千瓦。风电叶片生产技术和质量取得了长足发展,低成本、大型化、智能化的风电叶片不断被研发。但是,在叶片的设计、检测技术和回收技术方面还是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一般风电叶片设计寿命为20年,对服役期满的大型风电叶片将如何妥善处理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同时,叶片的安全、性能将直接影响风电机组整体安全和性能,由叶片事故引发的风电安全问题,对企业和行业的不利影响将是致命性的,需要开展相关的技术研究,建立科学有效的叶片检测方法、技术及规范,同时,还需加强退役叶片合理回收问题研究。
复合材料领域新兴产业发展
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与建议
发展新兴产业,实现新旧产业的更新换代是经济持续繁荣的关键。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新兴产业的产业构成是不一样的。同时,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区域,由于各产业生产率上升的速率不一样,其新兴产业的构成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我国复合材料领域的新兴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需出台相关政策,合理解决,以实现推动行业进步,经济发展的目的。
(一)存在的问题
1.研究开发资金投入不足,专业人才匮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缺乏
我国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远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目前新兴产业投资体制尚不健全,融资渠道单一,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并且我国复合材料企业90%以上为中小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中小企业融资更难,融资渠道狭窄;抵押品控制严格,折旧率过低;融资成本高。企业资金不足,使得研发投入少,高端设计、研发人员缺乏,自主创新工作难以开展,许多核心技术尚未攻破,许多企业寄希望于技术引进和设备购买,但是在涉及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设备是根本引进不来的。此外,企业自主创新意识薄弱,知识产权保护体制不够健全,从主观和客观上不利于自主创新工作的开展和核心技术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