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家居建材装饰市场寒意袭人、“冷”声一片,一幅萎靡不振的景象,隐含着多少无奈的叹息。然而,透视冷清的市场,以新视角去审视,会发现背后潜伏的是巨大的商机。
2011年非限购城市房地产销售呈增长态势
“2012年家居业过冬?言之过早。”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否认这一观点。“因为,2011年房地产市场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差。2011年1-11月,全国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长速度达到了8.5%,其中商品住房的销售面积同比增长速度达到了7.5%。也就是从商品房的销售面积来看,2011年是一个正增长的年份,而不是负增长的年份。2011年卖出去的房子估计超10亿平方米,这10亿平方米80%是2012年要交房的。”
据秦虹分析,北京、广州等47个一、二线主要楼市确实是负增长,但这并不能代表全国局势。2011年非限购地区商品房住房面积的增长速度超过了10%。全国有600多个城市,限购城市和非限购城市的面积一起计算,成交量是正增长。政府实施以限价、限购、限贷为核心内容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目的是抑制投机性需求,鼓励自住性需求。
行家断言:2012年,家居建材行业不过冬!“因为,房地产先过冬,你们才过冬。”
未来20年中国城镇半数以上住宅需重建
旧房改造,成为另一个催亮家居建材市场的“热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指出,未来20年中国城镇一半以上旧住宅需拆除重建。
陈淮介绍,1949年以前的房子除了有历史文物价值需保留外,其余都要拆;1949-1979年建的房子,包括上世纪50年代大规模工业建设中形成的工人新村,及60、70年代建的只准备住3-5年的简易房,迄今已有50年房龄的需要拆;而1979-1999年建的“房改”房只为了满足脱困,没有规划而言,迄今有30年的房龄,再经过5-10年,老百姓有从脱困型到改善型住房的需求,也需要改建。如果说过去10年中国是依靠农民工给城市人建了城市,那么今后10-20年,依靠农民工给农民建城镇的时代已到来。
旧房改造,对家居建材业来说一样是“金矿”,而且这座“金矿”含金量较高。当前政府一手打压高房价,另一手则投入巨资进行旧房改造。旧房换新房,给定位于中端的定制类品牌带来无限商机。
重心下沉县市级经销商品牌代理呼声高涨
据亚太传媒董事长骆合理介绍,2011年11月起,亚太传媒组织1000多名员工,耗时40天时间,对全国2600多个县级以上城市(含县城)泛家居行业卖场的经销商展开地毯式大调查,收集了20万份有效调查问卷,真实地反映了当前泛家居行业的经营状况和经销商对代理品牌的需求档次、材质要求、价格要求和产地需求。
调查结果表明:由于受楼市调控的影响,泛家居行业在一、二线城市受影响不小,在三线城市受影响不大,而四线城市(含县城)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市场需求反而在逐步上升。与一、二线城市冷清的房地产状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非限购城市的县市级房地产市场表现出火旺的势头,由此也引爆了家居建材市场。在这一市场趋势下,家居建材经销商也蜂拥下沉,试图抢占先机,捕捉商机。
伺机而动家居建材品牌借“冷冬”精修内功
当前,出现了与市场不相对称的两个情况:首先,一、二线城市经销店生意冷清,而大多数企业的开工率却很高;其次,盘踞于大城市的企业老板们看到一、二线城市的冷淡状况后,错误地判断2012年的生意将越来越难做,忙于“截流”而罔顾于“开源”。
“截流”而不“开源”,何以为继?造成这一局限观点的根源,主要是个别企业因短视而悲观,对当前市场只看到了消极的一面,惊吓于目前市场冷清而裹足不前。
眼光开阔的企业,则应市而变,充分利用“冷冬”契机,精细化内部管理,重新调整发展战略,采取“细分市场,精准定位,研发新品,重组团队”等多种办法,伺机而动,逆势而上。因为他们明白一个商理:你可以放慢脚步,但你的对手不会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