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中铝亏损将近11个亿后,二季度亏损进一步扩大,整个上半年最终巨亏32.53亿元,相当于平均每天亏损1787万元。对此,中国铝业公司总经理熊维平表示:“巨亏是市场原因造成的”。诚然,市场供大于求导致铝价低迷以及电价、财务费用、人工成本等不断攀升是导致中铝巨亏的主因,但是企业转型艰难、竞争力低下也是造成亏损的重要原因。在市场短期内转好无望的情况下,如果中铝自身转型不成功,那么明年继续亏损将成为定局。
【转型艰难 巨亏再现】
熊维平曾在2009年表示,“公司面临的严重困难,从根本上讲不是金融危机带来的,也不是产能过剩带来的,更不是竞争对手带来的,而是自身的体制机制,存在严重结构性问题。”现在来看,这话仍然没有过时。
自身原因造就亏损王
中铝由于生产线建设时间较早,工艺和装备水平比较落后,单位能耗高的占比偏大,与此同时,企业员工数量多和管理人员占比高,以及员工收入和福利待遇较好,这些原因都造成公司生产成本高于业内平均水平。
“猪一样的队友”加剧亏损
在中国,电力行业由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高耗能的中铝是用电大户,目前电价已经成为中国铝业的最大掣肘。
自2009年至2012年,全国电价共经过两次全国范围的调整和一次专项高耗能工业优惠电价取消活动。2012年与2009年相比,中国铝业电解铝企业用电价格平均上涨0.1元/千瓦时,造成2012年用电费用相比2009年增长了50亿元。
中铝在2009年曾发生巨亏,在2010年和2011年勉强实现扭亏为盈,眼看日子刚有起色,又遇到电网和发电厂上调电价,这对中铝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同为国企,自然就是同一条战线上的兄弟,利润丰厚的电厂和电网不能在经营上对中铝互惠互利就算了,还要在兄弟艰难的时候上调电价,增加生产成本。损不足以奉有余,真可谓是“猪一样的队友”。
【野蛮扩张 财务费用高企】
截至今年上半年,中铝资产总额为1800.89亿元,负债总额为1252.37亿元,资产负债率已上升至69.54%。大量有息负债的存在,致使企业财务负担逐步加重,对处于巨亏的企业来说,高额的财务费用无疑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过度扩张留隐患
中铝在金融危机时遭受重创,此前亏损大户中铝一直是盈利大户。中铝在上市之后,曾通过大规模并购,成为国内氧化铝、电解铝市场上的绝对龙头。2007年回归A股,又连续吸收多家铝业公司。而迅猛扩张的背后,也隐藏着管理、财务、成本等诸重隐患,这些隐患在金融危机后的铝行业产能过剩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今年收购连续遭遇“滑铁卢”
中国铝业今年在几项收购活动中连续遭遇“滑铁卢”,从放弃收购蒙古煤炭公司南戈壁到终止收购蒙古焦煤的最大采购商之一永晖焦煤,中国铝业在打造“煤电铝”一体化方向转型的道路上一波三折,面对巨额亏损和高企的负债,中国铝业的突围之路似乎已被堵死。
关注微信平台
免费获取采购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