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幕墙网】楼市是没有硝烟的战场。看不见刀光剑影,看得见价格厮杀。
不管是纵横杭州楼市多年的本土房企,还是近年来大手笔进入的外来大鳄,都感受到了今年以来杭州楼市不一样的温度。
今年一开年,大桥西就打响了楼市降价第一枪,给各板块价格变动埋下了伏笔。此后,从诸多新盘的低价入市,到各大板块的明降暗降,以价换量成为贯穿上半年杭州楼市的主旋律。而意外的是,价格的松动,并没能带来显著的成交放量,库存量一度达到13万套。
年中之际,楼市盘点。让我们先从大数据上,了解上半年楼市交出的期中成绩单。据统计,今年1月1日至6月30日,杭州市区共卖掉28964套商 品房,在近六年排名倒数第三。这个成绩(指成交套数),与近六年(2009年-2014年上半年)同期相比,只高过楼市调控刚刚出台的2010年和 2011年。
土地市场方面,上半年主城区成交了35宗土地,共计约1991.8亩,位列近六年同期第二。但从土地出让时间的节点和土地性质来看,上半年的土地市场依旧冷清。
而大家最关心的房价,从今年上半年整体数据来看,低于前几年的价格。历史数据显示,2010年-2013年杭州市区商品房成交均价分别为 17319元/平方米、17046元/平方米、15234元/平方米和17106元/平方米。而今年1月1日至6月30日,商品房成交均价仅为15639 元/平方米,可以看出,从2010年4月“限购令”出台以后,四年多来杭州楼市的房价基本没涨。
虽然价格的下调,没能给楼市带来成交量的显著回升,但楼市成交结构越来越趋于合理。今年上半年,80-120平方米面积段的刚需型住宅,占住宅 总成交量(21631套)的67%。而此前的2009-2013年同期,这一比例分别为57%、53%、60%、67%和55%。也就是说,在楼市调控的 作用下,刚需购房者正在成为楼市的消费主力。
虽然经历艰难的上半年,不过一些营销能力强的房企依然能够撬动市场,抢占先机。比如,万科集团上半年销售额勇破1000亿,稳坐全国房企第一的宝座。杭州万科也捷报频传,西庐、璞悦湾、钱塘府等项目均在各自区域拨得头筹。
在桥西打响马年首轮价格战不到24小时,天鸿香榭里火速作出反应,以“起价11800元/平方米,中间套均价13800元/平方米”的价格引爆杭城。从半年成绩看,这一次引爆让香榭里抢得先机,以上半年成交204套的成绩名列拱墅区住宅成交量榜单第二名。
及时调整战略的还有望江府,在杭州主城区上半年“销售金额前十”榜单中,望江府成交套数近170套,并以总成交金额约7.4亿元的成绩名列主城区销售金额第五名,同时以3亿多元的销量荣获6月主城区成交金额冠军。
龙湖旗下两个楼盘春江彼岸和名景台分别以309套和222套的销量,获得滨江区和江干区上半年成交套数冠军。万科旗下的西庐以单盘318套的销量,获得上半年主城区住宅销售套数冠军。
楼市求变
如果你觉得现在开发商的日子还很好过,那就有点不合时宜了。
那个随随便便拿块地,囤个几年等升值,再高价卖出的时代,只能是“想当年”。房地产从“黄金时代”进入“白银时代”,可以胆大为王、轻松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白银时代”对企业能力的考验更加全面,不适应的企业将被淘汰,而优秀企业并不缺少成长空间。
在房子不那么好卖的年代,开发商们怎么办?产品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90方你能做三房,我就非要折腾出个四房;你家有配套的成熟商业街, 我就要把恒温泳池之类“高大上”的东西植入到刚需盘;至于首开定价,更是厮杀得难解难分,总要比周边楼盘价格再低一点才敢开。如果想给客户更多附加值,就 要琢磨新点子,有开发商已经向城市配套服务商转型。
除了产品求变和定位求变,今年处在竞争漩涡的楼市参与者们,还要考虑如何在外来大鳄和本土房企的夹击中,杀出一条血路,以最短的时间促进销售 率。以往两年左右的开发周期已被淘汰,快速周转,快速回笼资金,成为房企的开发主旋律。从拿地到开盘,最快的楼盘不到5个月,上演着杭州楼市火速开盘记 录。
不过,楼市的调整,并不能仅仅用快慢来概括。它正通过整个市场的构架调整,重塑开发和销售模式。比如上文提到,上半年80-120平方米面积段 的占比已达到67%,是近6年来的新高。这说明,中小户型是开发商设计的主流,市场给刚需购房者供应的产品越来越多,越来越精细。还有13万套的高存量, 就算没有新增房源,都可以卖上两年,这逼得开发商只能动足脑筋,开发户型更合理、实力更好的楼盘。比如,还没开盘就花重金引入名校学区,只为了房子更好 卖,这对刚需购房者来说的确是个好事,弥补了一手房交付前无法确定学区的硬伤。
推盘也变得越来越策略性。滨江集团董事长戚金兴说,现在推盘必须一气呵成,这是被同行逼的。原来一个10万平方米的楼盘,分三四期推盘,第一期 卖到30%就成功了。现在如果第一期没卖光,就已经失败了。边上的人同一时间推出来的比你价格低,你卖一万,他九千,你第二期就没法推了。
楼市求变。变,意味着改革,意味着挑战,也必须面临改革过程中的一些阵痛。而经历阵痛的杭州楼市,也将在一次次蜕变中,成为一个更成熟、更健康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