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并不惧怕萧条,重要的是要做好准备迎接它,储备资源以度过寒冬。上半年,央行为了应对萧条做了很多努力,数次降准降息,可惜释放的流动资金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反而推高了股市的泡沫,出现了“神创板”与证券交易天量等“奇迹”。
一边是萧条,一边是泡沫,中国经济到底怎么了?
中国“狂人”
微博红人、《徒步中国》作者、德国人雷克说:“我看中国人开车就像猴子,对其他人根本没有信任感。”作为一个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德国人,一语道破中国人的根源问题。现在国人之间,由于各种骗子横行,严重缺乏互相之间的信任,反映在社会中就是极端的狂躁。
这是典型的末世心态:没时间慢慢积累,只要一夜暴富;没时间慢慢等待,不知道明天是否来临;没时间慢慢恋爱,只求一时的刺激;没时间慢慢变老,透支生命博一个所谓的未来……所有人拥挤在时代高速列车上,最怕的是自己落后,未知的恐惧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中国股市的根本问题在于有将近九成的散户,而散户是急功近利的(据统计:散户平均持股期不到45个交易日,而机构平均持股期限约为143个交易日)。在“搏”的心态下,中国的股市就像一个大赌场,每一天都在大幅度上蹿下跳,新晋股民探听各种小道消息,押宝每一只股票,根本无心了解每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只要是涨,万事大吉。
自本轮牛市以来,民间借贷资金与证券公司融资汹涌而至,这种高利率的融资成本注定要在暴涨中获利,更加推动市场震荡。另一路资金来源于专业投机者,这种资金持有人并不是股民,他们投机古董、玉石、房地产,最近才成为股票炒家中的生力军,每天A股万亿成交天量他们功不可没。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无论你手中的牌多好,最终的结果可能都会输,因为坐在你对面的庄家(投机客)知道你最后的底牌是什么,牌桌上的一举一动,都运筹于他们的股掌之间。
在一场运动式的股市大涨潮中,庄家最有把握的套路就是让参与其中的人变得疯狂,失去理性后,照单全收。股市要健康发展,必须把这两路资金挤出市场或者沉淀在其中。股市泡沫控制住了,资金自然会流入实体、流入消费市场,制造真实的经济发展。
“中国狂躁综合症”得治,怎么下药,央行和证监会说了算。
美国“猎人”
眼下,中国经济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困难,出口严重萎缩、外资大量流出、货币下行压力巨大。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下,美国以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拉拢亚太国家制衡中国,而中国则以“一带一路”寻找新的突破口。
最近,美国联邦参议院表决通过了总统奥巴马力促的贸易促进授权法(TPA),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可望在7月达成广泛协议。同时,奥巴马也在加紧于国内的游说力度,确保为TPP谈判“开绿灯”的贸易促进授权在众议院通过。
如同当年的WTO一样,TPP可望成为美国新的经济生态圈。
当年中国加入WTO的背景是克林顿时期的“全球产业链分工”:美国分工金融;欧洲、日本分工工业设计;中国分工制造业,最大限度提升经济效率。
时至今日,由于劳动力成本大幅提高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中国制造的产品价格直线上升,严重影响美国中低收入群体的购买力;而TPP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打造新的经济生态圈,新加入的东南亚国家具备大量青年、廉价劳动力,完全可以承接从中国转移出来的制造业。TPP还是一个高规格的经济组织,它还包含了知识产权、环境保护、劳工权利、企业平等、金融监管、互联网自由等制度性内容。
关注微信平台
免费获取采购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