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幕墙网】“十四五”时期,装配式建筑该如何发展?《中国建设报》记者注意到,今年年初以来,安徽、海南等地或已发布装配式建筑“十四五”专项规划,或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合肥市装配式建筑“十四五”专项规划已提交合肥市政府审核。据合肥市城乡建设局总工程师王荣村介绍,合肥版专项规划主要设置了建设规模、产业布局、市场主体、建造模式、科技创新、政策机制等维度的发展目标,今后将重点在社会化投资的商品房项目中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当前,如果想衡量各地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真实水平,还需完善综合性指标体系,装配式建筑发展追求的最高标准应该是得到老百姓的充分认可。”
《中国建设报》:“十四五”时期,合肥市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王荣村:发展装配式建筑,国家与地方应该共同发力。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地方层面则配套跟进、狠抓落实、持续推动。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在做一些细致的、基础性的铺垫工作,目的就是要保证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质量、建造质量,保证符合标准和购房人的需求。
合肥版装配式建筑“十四五”专项规划明确提出了到2025年全市装配式建筑的规模,以及什么样的项目一定要采用装配式建筑工法建造。过去几年,合肥市重点在政府和国有投资的安置房、租赁住房等项目中推广装配式建筑。事实上,装配式建筑的生命力主要还体现在社会化投资的商品房项目上。因此在专项规划中,我们对应用范围做了一些符合地方实际的规划,重点在商品房中推广装配式建筑,力争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总规模超过2000万平方米。
除了规模,专项规划还设置了标准体系、建造模式、造价体系、部品部件体系等方面的目标。在建造模式方面,我们将继续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以体现装配式建筑的工业化协同特点,同时权责要高度匹配。在部品部件体系方面,要保证“弹药”供应充足,不能让施工单位排队等候部品部件。另外还有质量目标,装配式建筑要合格、要创优,还要让老百姓满意。
《中国建设报》:合肥市社会化投资项目中,装配式建筑的推广情况如何?
王荣村:合肥市对社会化投资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实行容积率奖励,这个政策深受开发单位的欢迎。政策规定:对于符合装配式建筑标准(装配率不低于50%)的商品房项目,其外墙预制部分建筑面积不超过装配式建筑各单体地上规划建筑面积之和3%的,预制部分建筑面积不计入成交地块的容积率。开发单位在拿地和销售环节都能享受到优惠。政府的相关服务也能跟上、奖励政策的落实也很到位。
对于购房者而言,装配式建筑的部品部件在工厂生产,质量更好。合肥市一些开发商开发的装配式建筑项目供不应求,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老百姓搬进去后没有出现渗漏、开裂等问题,房屋质量有保证,质量投诉显著减少。所以,装配式建筑具备了从政府投资项目向社会化投资项目推广的基础,凡是适合装配式建造的项目都可以采用。
《中国建设报》:您对装配式建筑未来的发展还有哪些思考?
王荣村:结合近几年对装配式建筑的管理经验,我有以下几方面思考:
第一,由有实力的施工或设计企业牵头的工程总承包模式是装配式建筑的首选模式,采用传统的发包模式会导致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生产的优势无法体现。
第二,有技能的产业工人是装配式建筑健康发展的基石。装配式建筑具有工业化的特点,需要大量有技能、有质量意识、有归属感的产业工人,他们是保证装配式建筑建造品质、老百姓满意的最基本前提。传统“包工头”模式不适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也无法改变当前装配式建筑“不好、不快”的问题。
第三,装配式建筑是一个集成系统,实质应是装配式结构+装配化装修+一体化集成+正向BIM设计+工程总承包模式。BIM等新技术的深度应用是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四,不间断的专业培训是解决当前产业工人人才缺乏的重要手段,视频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要由企业培训变为企业与专业院校联合培训。
第五,要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综合性装配率指标,来衡量各地装配式建造水平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水平。同时,老百姓的认可应该是装配式建筑发展追求的最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