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上海
百密总有一疏,玻璃幕墙要是真的出了问题,到底怎么办?目前困扰各地建设主管部门的主要问题是玻璃幕墙建筑的建设和管理相脱节,遇到问题找不到相关的责任人。
在“沪办法”中,上海市“拍了板”——监督检查的责任归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而谁拥有玻璃幕墙建筑的产权,谁就应当对它的安全负责,业主成了“第一责任人”。按照该办法的规定,业主应当“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每年将幕墙的检查报告、维修情况等资料“报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当发现幕墙有问题时,要“及时委托原施工单位或者其他有玻璃幕墙施工资质的单位进行维修”。
为了保证幕墙检查、维护时有钱可用,规定还要求设立“玻璃幕墙专项维修基金”,专款专用,按玻璃幕墙造价的一定比例确定。相关规定有效地缩短了执法部门调查与处置的时间,减少责任相关方的互相推诿和扯皮。诚然,该规定也有遗憾,比如,对商务用楼的维修基金尚未有明确的管理办法。不过,有的物业公司已经未雨绸缪。以上实物业公司上海新城项目为例,该项目的全部玻璃都标号并购买了保险,一旦发生问题,即可进入理赔程序。
广州
今年6月7日的“请示”明确了玻璃幕墙安全管理的部门归口到房管部门。媒介普遍用“玻璃幕墙有人管了”这样的评论或新闻标题表示额手称庆,这确实解决了长期多头管理的问题。近日,记者从市建委获悉,根据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既有建筑幕墙安全维护管理办法》第3条的规定,目前广州市的玻璃幕墙安全维护实行“业主负责制”,“既有建筑幕墙安全维护责任人的确定原则为:建筑物为单一业主所有的,该业主为其建筑幕墙的安全维护责任人;建筑物为多个业主共同所有的,各业主应共同协商确定一个安全维护责任人,牵头负责建筑幕墙的安全维护。” 该《管理办法》中还明确指出,玻璃幕墙的业主原则上需要每十年对幕墙进行一次安全性鉴定,建立相关维护、检修及安全性鉴定档案,并保证用于日常维护、检修、安全性鉴定与大修的费用。
不过,记者在今年9、10月间走访了越秀区、天河区的十余栋玻璃幕墙建筑,仅有一家物管单位向记者提供了日常大楼玻璃清洁及维护的档案。同时,没有一家业主表示设立了幕墙维护的专项基金。
就在10月中旬,深圳发生了一起玻璃幕墙碎裂,两名租客坠楼的事故,家属在房东、物管和开发商之间几经周旋,依然讨不到说法。同一周,广州豪贤路也发生了一起玻璃突然爆裂的事故,从14楼落下的玻璃碎片散落一地。据物管人员透露,至少在两天前他们就发现了“玻璃有问题”,却因为“楼盘还在保质期”,并且“钥匙在业主手上”而延误了维护。而记者还注意到,物业口中“有做警示”,不过是在一楼拉起了两条铁链,没有任何文字说明,玻璃的碎片也大面积分散在铁链外,起不到实际作用。
关注微信平台
免费获取采购商机